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民社会分化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农民工。按其居住地和从事职业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在乡在土型、在乡离土型、离乡离土型、离乡在土型四种类型。在乡在土型农民工既在家乡附近的企业打工,又经营土地,二者所得为其经济来源;在乡离土型农民工在家乡附近的企业里打工,不再经营土地,完全把打工收入作为经济来源;离乡离土型农民工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完全和先前的承包地脱离关系,打工收入为其经济来源;离乡在土型农民工虽然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但家庭承包地仍然经营着,二者所得为其经济来源。文章的目的在于更深入地研究农民工,认识不同类型农民工的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需求,为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有效地解决农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现代东方社会普遍进入现代化历程,这个进程与反帝反殖反封建斗争交汇一起,20世纪中后期又面临“全球一体化”的冲击,“乡土”成为东方作家在民族(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选取的一个最根本、最本土、最自我的文化、文学甚至政治立场,他们以“离乡”和“批判乡村”拉开乡土文学的序幕,接着以“乡村批判”和“归乡”为乡土文学的自觉时期,后经“乡土”与“祖国”的同一以及“仰视乡土”的“新乡土文学”的创造,最后进入文学、文化、人类灵魂的乡土“寻根”之旅,“乡土”被赋予了文化批判与现代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伴随城市化发展,日益频繁的人口流动使得“贫困的城市化”现象日渐凸显,农民工特别是离土又离乡农民工已成为城市贫困人口新主体.以往对贫困研究多聚焦“生存”,少关注“发展+风险”,贫困指标选取方面不是单一化就是多维的碎片化.文章基于稀缺理论及风险社会理论,提出“生存-发展-风险”的贫困三维视角,并用2008年流动人口居民收入调查(CHIP)数据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农民工贫困状况令人担忧.绝大部分贫困农民工不仅收入受到剥夺、发展受阻,而且缺乏社会保险易因外部风险致贫;此外,他们的主观剥夺感也强于非贫困人口.研究进一步发现,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类型、主要工作职业和地区对是否沦为贫困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6年前,怀疑人生的孙恒主动从开封一所中学的音乐老师岗位上离开,出去流浪卖唱。全国范围的游走使他遇见了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打工者,他看到他们的艰苦,听到他们的辛酸,颇受触发,转而为他们写歌、唱歌,写他们的故事,唱他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区华北移民离乡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向东北移民历史悠久 ,至“九·一八”事变前达到顶峰 ,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本文运用比较丰富的中、日文资料 ,从自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 ,对移民离乡的原因重新进了全方位的考察 ,这对于了解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北、东北的社会状况 ,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记 《决策探索》2011,(19):60-62
对不能租廉租房,也买不起经济适用房;不能买经济适用房,也买不起商品房的背井离乡的“夹心层”来说,国家首次提出公租房要惠及城镇外来务工人员,无疑是让人欣喜的。对每一个背井离乡的人来说,房子不仅是一处住所,更象征着“家”与“安稳”。为了“居者有其屋”,国家不断推出优惠的住房措施,如经适房、廉租房等,但层出不穷的相关丑闻也不...  相似文献   
7.
红渲 《金陵瞭望》2007,(19):I0014-I0014
如何加强流动党员的服务和管理,如何让流动党员在异乡找到归属感?如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玄武区红山街道工委近年来加大了对流动党员管理的硬件投入,建立了流动党员服务和管理平台,搭建了较为完善的硬件设施,打造融服务与教育管理为一体的一流工作平台,在藤子社区投资100多万建立了流动党团员服务中心,以流动党(团)员服务站、流动党员电教学习室、党员谈心室、党员图书阅览室、藤子工业园党员服务站、党员义工捐助站等载体,流动党员在“异乡”有了自己的“新家”。  相似文献   
8.
论文尝试从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角度对“离土不离乡农民工”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原始数据对离土不离乡农民工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有10539万离土不离乡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52.69%;平均年龄为38.01岁;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63;82.58%已婚;96.38%是汉族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96年;职业和行业分布极不均衡;每周平均工作48.05小时;在各省(区、市)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张九龄的乡愁体现于不同的故乡称谓中,其具体内涵包括地生暇远的偏僻之愁、谪居故乡的庙堂向往之愁、地理睽隔的萱堂兄弟之念、人在他乡的乡土风物之思、异乡为官的归隐肥遁之梦等。它是唐初至于玄宗开元时期关中本位思想、甲门阀阅的时代风尚与进士华选的自豪、寒族孤根又出生于"荒陬海裔"的心理暗示相互纠结煎迫而成的具体呈现。其中浓缩着张九龄对故土亲人的炽爱、对家国君亲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君臣之"大义"、个体对国家之责任促使他甘心于忍受离乡别亲之"乡愁",又使他身处乡野而充满心系朝廷的"乡愁"。  相似文献   
10.
微小说     
离乡打工,独子豆豆交给爷爷带。豆豆调皮,经常跟隔壁的妮妮打架。她恨铁不成钢,春节回家,训斥豆豆:“不准打架,跟妈妈去隔壁道歉!”豆豆委屈地哭:“谁叫她骂我是骗子。”母子到了邻居家。一见到妮妮,豆豆攥紧妈妈的手,骄傲地对妮妮说:“哼,你看!我没骗你吧?我也有妈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