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82篇
社会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谈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会影响到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必然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本文对英语中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种种现象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产生歧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林玉玲的《月白的脸:一位亚裔美国人的家园回忆录》为读者展现了一位性格叛逆、与家庭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华裔马来西亚女性形象。她是为性别歧视而战的假小子,是不愿依附男友成为眷属的负心人,是号召女性同胞不受性别角色羁绊的女性主义斗士;她还是反抗日军、对中国认同的华裔,是对英殖民迫害的华裔共产党的同情者,是怀抱马来西亚民族理想的憧憬者,是美丽新国家梦想的挫败者;她也是英殖民教育的获益者,对自己的成绩自信满满,但是她同情在英殖民教育中受到戕害的儿童,同情在考试中脱颖而出但只能做殖民者传声筒的佼佼者;在美国她告别过去的叛逆和格格不入的性格,对克服种族偏见和融入社会做出了种种努力。这部回忆录是林玉玲与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抗争和批判英殖民教育的生命书写,展示了她在流散经历中的心路历程和成长轨迹。  相似文献   
3.
《野草在歌唱》中的空间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娜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6):60-61,56
本文探索小说从弱势群体的生仔空间为视角反映殖民和父权制对非洲大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是19世纪的一部宏篇巨作,作者从白色的意义、白色的本质以及对白色的追寻这几个层面,挖掘出白色所隐含的种族歧视问题,探讨了其中所蕴藏着的反种族歧视的萌芽,表明了麦尔维尔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对种族问题所进行的艰难而又痛苦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试析澳大利亚的“白澳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澳大利亚政府推行了以歧视非欧洲人尤其是亚裔人为核心的移民政策,即"白澳政策".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家利益需求的不断变化,澳大利亚政府不断修改这一政策,并最终予以抛弃,澳亚关系也因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文学作品的语言总是和它承载的文化内容紧密相连的。因此,从文化的视角,研究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剖析小说文本中所蕴含的美国西部文化中最典型的几种元素:种族歧视和种族融合、美国西部人的冒险和拓荒精神、象征自由平等的密西西比河、美国西部传统文学幽默和口语化的语言风格,可以帮助读者多角度深层次地欣赏和解读文本的主题、内涵及其负载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7.
游历法兰西     
苗鸣宇 《21世纪》2001,(8):62-63
说起法国,人们的脑海里马上会浮现“浪漫”二字。是的,法国因其浓郁的艺术气息和多彩的时尚工业而闻名于世,成为许多人心目中向往的国度。与其他西欧国家相比,到法国留学费用较低,在读语言学校期间就可以打工,再加上种族歧视的现象相对较少,所以法国逐渐成为留学的热点。那么去法国留学、生活要注意那些问题呢? 居留证的获取 法国不是移民国家,外国人想要以移民身份进入法国并不容易。按照法国颁布的《外国人入境和居留法》的规定,经许可入境的外国人,在法国期间分别享有三种居留资格:第一种是临时居留者,主要包括旅游者、留学…  相似文献   
8.
从深刻的主题内容和独特的写作手法两方面分析《土生子》的艺术特色,旨在研究理查德·赖特对黑人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强调他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坛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10.
一次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胡扯,谈及创新性国家这个话题,我随口说道,没听说过奴才有创造性的。有人不服,认为我看不起奴才,有种族歧视(严格说应该是族群)之嫌。可我还是坚持己见,在这个世界上,做奴才的,如果碰巧是个能工巧匠,碰巧有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