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我爱玉兰花     
【简评】作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厚的生活积累,用抒情的笔调给我们展示出了品质高雅的玉兰花。第二段的议论自然贴切,与生活联系紧密;首尾呼应,结尾升华主题,表明要以其品质作为自己的准则,简洁明了。  相似文献   
2.
茅盾在他的小说中描写了一系列形态各异、性格有别的女性,其实,在这些女性形象身上,也存在着诸多显在和潜在的共性。茅盾笔下之所以会出现一群似乎同属一型的女性形象是与他本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以及性格气质密切相关的。女性形象的独特创造,赋予了茅盾,小说极强的艺术魅力,但也有艺术把握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3.
梁沛  谢梅玲 《南方论刊》2012,(11):93-95
李志的《品读》是一本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所创新而且可读性较强的书。本文试从人文史对精神家园的构筑、文人情影响文学自由空间和随笔调增强作品知识性、趣味性等方面来谈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王安忆在其作品中用理解、同情的笔调描述女性,抒写这些平凡女性的平凡生活,让这些传统的平凡女性再一次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些在传统意识烛照下的女性群体,需要我们去关注她们的生存状况和感情需求.  相似文献   
5.
欧·亨利是美国享有盛誉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柯夫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在以描写纽约曼哈区市民生活为主的作品集《四百万》中,作者歌颂了小人物的善良友爱,揭露、鞭挞了“大亨”的贪婪、狡狯,他的作品构思奇巧,文字简练形象,语调幽默风趣,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的戏剧性场面来塑造故事,且创造了悬念突变的“欧·亨利式结尾”,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6.
《云梦学刊》2009,30(6):99-99
《从心开始——与当代大学生侃人生》(李应龙著)于2009年9月由红旗出版社出版。该书系作者“精彩人生三部典”之第二部。该书通过二十个“心”字来透视人生的心灵窗口,洞察人生的心路历程,阐述人生的基本哲理.解读人生的个中疑惑。该书语言鲜活,笔调优雅,说理准确明了,举例信手拈来,是一部值得品读的书。  相似文献   
7.
自当代文学研究者重新开始研究一些曾经被历史尘封、淡漠的历史事件、作家、作品以来,梅娘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这些研究多偏重于她的小说,而于她的散文,很少有人关注。梅娘散文相较小说而言,确实算不上成就,但是也是颇有自己的特色的,比如她的绿色主题所渗透出的悲悯之怀,她干净清泠的笔致,两种心情的双重笔调。  相似文献   
8.
论语派小品文的闲适笔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派的小品文以其自然亲切的闲谈语气、平和舒徐的叙述节奏、清顺自然的口语化句法,构成了小品文娓语闲谈式的闲适笔调,使其具有与说理文匕首投枪式的笔调迥然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有如逸非设计的本刊封面,作家程学开所写《阜上天都会逸非》一文亦疏朗有致,具大家之风。 《人生断章》意图通过对某种事物意象的聚合,表达作者的生活感悟.词章肌理处透出哲趣,情感色调似冷犹热。 《桂溪访古》作者走街衢里巷,寻微探幽,以散文笔调赋历史情怀。志趣不俗,读来亲切。 《丹青拾萃》栏目从本期开始由黄山石缘楼有限公司特约刊登,本刊鳊辑部表示感谢。同时欢迎社会有识之士参与其它栏目的合作。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现代小品散文(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 ,学术界往往将小品文与随笔、杂文等散文体式混为一谈 ,所以 ,小品文  的概念、范畴和特征一直模糊不明 ,由此导致了中国现代小品散文研究的随意性和非科学化倾向。本文将小品散文放在与其他散文体式既互相联系又互有区别的基点上 ,探讨了小品散文文体的独特性特征 ,同时也全面梳理和论证了中国现代小品散文的发展及其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