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秦代秦代国祚甚短,只有十五年。虽书同文文字,但篆书范本甚少,峄山刻石作为一个始皇东巡的遗迹,自然弥足珍贵。虽然其为宋儒徐铉摹本,但任然保持了秦篆的形体,又具有宋代玉箸篆的风貌。其篆书艺术的特点,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研究,以利于当代篆书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2.
书法本科专业教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书法教育,它强调学生对本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全面性。从楷书入门的书法学习方法是书法处于实用时代的历史必然产物,并不是完全适合当代高校书法艺术的教学模式。通过从技法难易程度、相关书法理论以及提高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等多方面考察,篆书应是书法本科教学中入门书体的首选。  相似文献   
3.
就艺术而言,强调的是一种创造,应该立足艺术本体,树立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为了展览。时下,一些书人已经成为竞技者,对于书法并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正爱好,展览成为名利场,造成曲解,误人深重  相似文献   
4.
文字学家研究篆书偏重于形体的分析,书法家们写篆书则重视艺术的追求。如何使篆书书法既遵循一定的规范,又具有缤纷的艺术色彩,本文从“篆”的名实、来源、构形、书写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实用的原则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4年篆书作品入选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2007年创作了60米篆书《道德经》长卷;2007年《金风乍起》作品获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08年《稔风轻递》作品获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08年《金色畅想》入选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2008年获迎奥运盛世典藏中国画、油画展提名;2009年《白露微微》作品入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09年《盛荷图》作品获建国60周年诗书画印大赛铜奖。  相似文献   
6.
瓦当艺术是一种集雕塑、绘画、书法、工艺美术于一体的造型艺术。瓦当文是瓦当艺术的一个特殊品种,它以篆书为主书体,字体变化多端,以造型美、结构美、绘画美等展示其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唐代篆书力扫汉魏晋等的颓靡,勃然中兴,笔者通过对传统典籍文献与近代以来出土的碑志的发掘整理,初步统计唐代篆书家有160余人,篆书书迹有1400余通(件),大大丰富了唐篆面貌,其书家之众,书迹之多非前朝可以比肩。  相似文献   
8.
唐代篆书在秦代篆书的基础上,既继承了传统的法度,又有了新的发展,使得唐代篆书呈现了异彩纷呈的风格样式。胡季良、李阳冰等人引领篆书书风,使得篆书的发展异军突起。在诸多篆书家的笔下,装饰性特征成了篆书书风中较为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马卫巍 《社区》2014,(5):53-53
曾看过白石老人的纪录片,老爷子画画时行笔比较慢,似蜗牛般缓缓而行,转折、停顿之处皆无快笔。但他作画胸有成竹,全无思虑之感,纸张上没有造作之影,通篇一气呵成,气韵生动,极富情趣。他的画上提款多有篆书,也是笔笔皆入木三分,有行书的结构,也有大楷的根底。  相似文献   
10.
近人论及吴让之篆书技法多为个人实践经验总结,而未从其师承、交游及其散论考察,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来推理吴让之篆书技法的概况,虽无具象技法解析,但能避免臆断之辞。从而管窥其篆书技法全貌,或裨益于学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