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锦学 《老友》2008,(2):43-43
近几年来,一打开电视总能看到像"超级女生""快乐男生"等各式各样的选秀娱乐节目,四周充斥我们视听的也多是迎合年轻人的另类、超个性的劲歌快舞,这让我这个年过七旬的老朽或多或少会避而远之,更别说产生共鸣。因而我每每看到屏幕里的"选  相似文献   
2.
苏区文艺是在特殊的革命战争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作为苏区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中共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开辟了多种文艺专栏,发表了大量反映苏区革命斗争和现实生活的杂文、漫画、散文、戏剧、诗歌和评论。这些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卓有成效地构建了苏区文艺的阵地,引领了苏区文艺的发展方向,为苏区革命斗争和文艺大众化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陕北《红色中华》报,始终以党的中心任务为主要宣传内容,坚持党的领导。该报不仅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发展通讯员队伍和群众读报小组,而且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了党的新闻事业的群众路线。创造了以社论、重要人物讲话等方式发动群众,指导工作;利用表扬、批评、组织竞赛等手段推动工作的宣传模式。这些成功的经验,为1942年延安新闻改革提供了借鉴,也丰富了党的新闻理论的宝库。  相似文献   
4.
5.
一九三四年九月二十六日出版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刊载了张闻天在云石山上写成的社论《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  相似文献   
6.
苏区时期,《红色中华》对列宁主义进行了宣传,在传播内容上突出列宁主义的革命学说,传播方式注重时间节点、运用精巧的传播技术、注意传播符号与内容一体化,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促进了马列主义大众化。《红色中华》传播列宁主义的历史经验,是我们党宝贵的思想财富,对于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办的机关报,所刊载的漫画对建构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发挥了独特作用。《红色中华》中漫画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真实面目、解读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策略,建构起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呈现出通俗化、真实性和感染力的特点,起到了促进抗战动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作用,对新时代丰富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红色中华》是中央苏区影响最大的报刊,对苏维埃新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其中就包括推动中央苏区的廉政建设。中央苏区的反贪污腐败、反铺张浪费和反官僚主义是中共早期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红色中华》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揭露和无情的批评,促进了中央苏区廉政好局面的形成。《红色中华》推动中共早期廉政建设取得的突出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对当下不无借鉴,对共产党精神的形成和廉政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石海 《老年人》2012,(8):38-39
开国中将向仲华在红军时期就开始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曾任红色中华报社社长,是新华通讯社正式单独成立时的首任社长,后又负责筹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他在战火硝烟中开辟的新闻通讯事业,在战争年代充分发挥了党的喉舌的重要作用。红三军团的办报人:边行军边办报1911年8月,向仲华出生于湖南省溆浦县一个农民家庭,上学后不仅成绩优异,而且思想追求进步,在读中学时就加入了共青团。1928年底,他在长沙从事秘密工作时被捕。1930年7月27日红三军团攻克长沙城,他因此获救出狱,随即参加红军。  相似文献   
10.
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根据党和红军在当时江西苏区的特殊任务,《红色中华》报道重心集中在刊登政府文件、宣传抗敌壮举、揭露敌人暴行和动员支援前线四个方面。在报道的过程中,体现出了鲜明的导向性、强烈的鼓动性、文风的生动性和尖锐的批评性等特色。因而,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把新闻宣传工作的效能发挥到了极致,为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