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升中国软实力路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个国家的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软实力随着硬实力的增强有了一定的提高。目前提升中国的软实力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今后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倍努力: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走一条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弊端,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和平、发展、合作之路,实现与国际社会和本地区国家的共存与共荣;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建立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为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稳定有序的政治环境;继续加强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软实力"一词源于西方政治学,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将其同全球化时代背景和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使之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国于上世纪90年代引入软实力理论,其间经历了直接移植、间接嫁接和隐性影响三个阶段,但总归在实质上三阶段都属于被动的继受,未能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理论的更新。这导致了中国当前的软实力理论存在逻辑起点模糊、理论着力点偏离、与价值目标相悖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的实现。因此,从提升对软实力规律的自觉认知、增强对软实力研究的自信建设、实现软实力发展的自强道路三个方面,重构中国软实力理论,是摆脱软实力理论的西方话语权,完善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软力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软力量"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后,目前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理论界、政治学界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探讨.对"软力量"的概念从国际政治学、文化战略和媒体的角度具有不同的认识,尤其是存在着中西差异.对"软力量"的核心问题有三种认识,即文化力、政治力、文化软实力渗透于硬实力之中.尽管有学者认为这一概念自相矛盾,甚至提出质疑,但绝大部分学者认为,"软力量"的作用在于:能提高一国的国际地位;能消除国外的抵抗意志,使对方认同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和政策目标,达到不战而胜;能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其发展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加快我国"软力量"建设应采取的举措为: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高到重要战略地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4.
约瑟夫·奈的软权力理论在中国的流行和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瑟夫·奈的软权力学说提出了与硬权力相对的软权力的概念,阐述了它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奈的软权力学说有其自身的理论缺陷,而中国也出现了对其生吞活剥地解读的倾向,因此,有必要对奈的软权力学说的认识进行审视和整理。  相似文献   
5.
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的形成具有丰富的思想渊源,包括彼得·巴克拉克和莫顿·巴拉兹的“力量的第二面”理论、摩根索的权力政治理论、保罗·肯尼迪的大国兴衰论和尼克松的不战而胜论等.从源头上廓清并系统阐述软实力理论在建构过程中对上述思想渊源的传承与升华,有助于为深入理解软实力理论提供新的认识视角.  相似文献   
6.
基于笔者对约瑟夫·奈的访谈可以发现,经过30年的反思,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有了创新性的发展。在基本理论上,约瑟夫·奈转变为受力国中心论并支持非零和游戏理论。在中国软实力发展上,约瑟夫·奈深刻分析了中国的优势与劣势并支持中美进一步合作发展。中国应该借鉴约瑟夫·奈的这些新思想和理论,反思当前文化软实力战略,逐步挖掘个人影响力,开发民间文化软实力,同时针对不同国家制定差异性发展策略,这样才能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筱萍 《江淮论坛》2012,(5):170-175
“软实力”理论自1990年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以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反响。但纵观软实力理论构建的各个环节.约瑟夫·奈所提出的软实力理论在软实力定义的构建方面、在软实力理论三个来源的确认方面、在软实力发挥作用的因果机制论证方面以及在对软实力进行量化的设计中都存在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夷夏观主要是指中原农耕文明对北方游牧民族所抱持的一种引而不发的防御性政策,而软权力理论认为美国的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等精神元素构成了美国的权力资源,赋予美国在相互依存的世界政治中很大的优势。中国夷夏观与美国软权力论在诸多方面有可比之处,如都根源于文化上的优越感,注重道德感化,承认军事效用的有限性;但二者在所反映的民族性上有差异,所处的时代大背景也迥然有别,精神主旨也大不相同。这种比较能够增进我们对软权力理论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9.
约瑟夫·奈曾说他的"软实力"概念遭到了较多的误用。在国内相关研究中,人们对该概念及其奈的软实力思想的误解与滥用的现象十分普遍。解析其原因,一方面源于奈的软实力思想的内在缺陷性;另一方面源于人们无视软实力概念的国际政治属性,或忽视奈一再言明的软实力思想的核心观念,或在软实力价值判断上持二元取向。澄清国内研究中的一些误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中国软实力建设研究。  相似文献   
10.
约瑟夫·奈是国外软实力概念的首创者和研究的领军人物,其他主流研究深受其影响。但奈的软实力理论针对的是美国霸权衰落论,目的是维护美国的利益和霸权。奈认为,国家软实力资源主要由富有吸引力的文化、内外一致的政治价值观和有道义的外交政策构成。国外不同机构推出的国家软实力排名主要以奈的研究为基础。尽管中国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但在英国《单片眼镜》(Monocle)杂志与知名智库"政府研究所"每年联合发布的全球软实力排名中,2010~2012年中国的排名不断下降。这种排名是否存在偏见?软实力实证研究是否科学、客观、公正?我们倡导的是文化软实力,面对约瑟夫·奈批评中国软实力建设路径错误的指责,我们一定要坚定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自觉、自信与自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