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宫春科 《中华魂》2014,(24):38-39
唐朝时有个叫卢藏用的人,考中了进士却久久没有安排职务,于是他就到终南山隐居起来,借以博得清高的美名。很快,皇帝就召他去做官了。他把这一方法教给当时住在天台山的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却一语道破隐居终南的天机不过是仕宦之捷径罢了。  相似文献   
2.
郝金红 《老年人》2013,(6):43-43
古往今来,没有人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张悟本是前几年国内红极一时的养生骗子,而中国古代也出过一些养生骗子。唐朝就有一个叫姜抚的,可谓唐朝版的"张悟本"。姜抚在没有出名之时,"自言通仙人不死术",极力鼓吹自己掌握有长生不老的独家秘笈。这个信息十分地振奋人心,很快就从民间流传到了官场。开元二十九年(741),太常卿韦绦奉皇帝之命去终南山祭拜,恰巧遇上在山上隐居的"养生大师"姜抚。乍一见  相似文献   
3.
宋人张礼的《游城南记》一书是记载长安景物的专著。本文根据该书所提供的资料,对唐宋时期长安南郊的园林景观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在唐代崇道的大环境下,终南山凭借着自身的道教优势和与帝王的特殊关系成为一代道教名山。又由于它距离京都不远往来方便,就很自然地吸引了不少文人士子在此流连、隐居。他们或以退为进或修道养性,透过这一小的群体我们可以窥见初盛唐诗人的崇道风貌及其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5.
二十多年前,美国汉学家、佛经翻译家比尔·波特来到中国,寻访传说中在终南山修行的隐士,因为《空谷幽兰》的问世,很多人才知道距离西安市区一小时车程的终南山中,还保留着隐居传统,有五千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修行者隐居山谷,过着和一千年前一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终南山集中了中国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中的五大宗派祖庭,目前终南山的一些佛教祖庭已经有了局部的开发,但整体水平较低。应围绕终南山“中国佛教祖庭文化区”这一概念,按照遗产保护、文化建设、旅游开发三者互动的战略,在局部特色有效开发基础上,实现整体与局部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将终南山建设成为能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综合性的有品牌特色的中国佛教祖庭文化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7.
江西丰城市尚庄街道地处赣江之滨,丰城市西郊,下辖16个村(居)委会,人口3.6万。在集镇的东侧,古松翠柏的半山腰孕育着一个老人的乐园,这就是尚庄镇敬老院。为了寓意老人的福气像东海一样浩大,寿命如终南山一般长久,镇领导为敬老院取名“南山院”。  相似文献   
8.
古人求仕跑官之路,不外乎如下几种:要么靠自己,寒窗苦读、金榜题名,走科举正道;要么靠父母、靠姐妹,受恩荫,当国舅,一步登天;要么靠资财,真金白银,花多少钱,买多大官;要么靠胆子,先做贼,再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不过,古人跑官还有一条通幽曲径,那就是当处士,隐居山林,吟弄风月,  相似文献   
9.
终南望余雪     
祖咏 《阅读与作文》2007,(12):27-27
一、二句写终南山雪景颇为鲜明;三句写雪晴日出,但最后一句说雪后长安城的晚上将更加寒冷,一下子把视线从终南山引向长安城,把人的注意力从观景引向实际,突然转折,造出新意。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郁郁寡欢的年轻人,千里迢迢跑到终南山寺院,对住持明心禅师诉苦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习绘画,但走遍天下,没有找到一个让我满意的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