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4 毫秒
1.
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变迁,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范畴.本文通过田野调查传统的壮族绣球并探寻绣球产业化发展的历程,试图借鉴布迪厄的场域理论,综合各项与绣球工艺发展相关的文化因素来分析绣球这一艺术样式传承与变迁的主要原因,进而对绣球工艺如何在当下发展提出了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为表彰国(境)外专家在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了授予来桂工作的国(境)外专家的最高荣誉奖项广西"金绣球奖",从1994年设立奖项至今,已经有170名国(境)外专家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3.
刘德华邀请被称之为"独臂女神"的马丽参加他的演唱会,一起合作《我和我追逐的梦》,本来是件双赢的好事。不过,从马丽的博客上,我读到了她的不安、恐惧。马丽说:"因为残疾而被邀请"这样的"殊荣"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很多媒体对我的报道标题前面总是用"残疾"、"残障"、"残缺"、"单臂"、"独臂"等字样,可能是因为这些东西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吧!因此,"独臂女神"不安起来,甚至公开表示"现在的我内心非常恐惧"。其实,马丽大可不必如此。首先残疾人也是人,把自己定位于  相似文献   
4.
《黄绣球》虽是男性文本 ,但已摆脱男权主义性别歧视 ,体现了作家可贵的人文关怀和进步的女性意识。本文从文本入手 ,以女性视角进行分析 ,指出它对晚清妇女生活的反映 ,对女性价值的重新思考与认同 ,对两性关系新境界的探索和描写 ,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先进男性渴望女性自强自立、走向社会 ,与他们一起挽救民族危亡、改变社会面貌的心理企盼和审美理想 ,表现了晚清妇女生活与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从1986年开始至2009年,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向中国派遣了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员(JOCV)共704人,其中广西就有92名,人数占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之首。被派来华的日本协力队员中,几乎每人与当地都有不少的动人故事。现在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与壮乡人民"同生活、同工作、同思考"的名叫小川景一的人吧!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背景下,壮族乡村传统工艺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宝贵资源,将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求文化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可以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保护性开发”是以保护并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产业化开发形式,是城市化背景下壮族乡村传统工艺发展的积极选择.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保护性开发模式的构建主要包含三方面:确立科学发展机制;创新商品产销策略;塑造产业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7.
《国际人才交流》2013,(1):53-53
经广西区政府批准,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聘请的波兰专家雅若斯洛等10名外国专家荣获2012年度广西“金绣球奖”。10名专家来自罗马尼亚、美国、波兰、瑞士、阿根廷、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缅甸和瑞典等10个国家。  相似文献   
8.
绣球,是壮族人民世代相传极具广泛性和普遍性的民间手工艺品。其技艺精湛、风格粗犷、纹饰秀美、色彩绚丽、构图和谐,不仅承载着壮民族深刻的历史记忆,还体现了壮族人民独特的民族审美心理和朴素的民间信仰。壮族绣球工艺的产业化绣球作为壮族民众的传统手工艺品,内含吉祥寓意,传达爱的信息,集审美和收藏价值于一体,其符号性、识别性尤其具有鲜明的壮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9.
《今日南国》2010,(5):50-51
壮族的绣球以其蕴涵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精美的手工刺绣工艺,以及七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广西众多的民间工艺品中独树一帜。是广西壮家人定情和象征吉祥之物,同时也是广西最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广西壮族投绣球的文化演变与推广进行系统的研究,论述了广西壮族投球的历史文化演变流程、投绣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运动会中的发展和投绣球文化符号化的趋势。论证了投绣球从“花山岩画”的“飞砣”到“桂娃”的文化发展与推广的重大意义;以及投绣球传统民族的推广是顺应我国21世纪体育文化发展趋势,以达到全民健身娱乐以及推广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