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0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21篇
丛书文集   116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247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命题,如何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建设新农村,长葛市结合实际,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理念、统筹规划、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和谐包含着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从理论层面上看 ,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 ;从实践层面上讲 ,它应是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必须反对在这个问题上的各种片面的观点与看法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立法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实质性地改变了传统市场交易的形式。而作为法律调整和规范的主要对象之一,交易形式的变化要求有新的法律规定与之相适应。在国际上,关于电子商务的立法活动已经形成了一种浪潮。而我国的电子商务立法工作却一直进展缓慢。其中有认识上的问题,更主要的是立法经验的不足。借鉴有关国家电子商务立法的先进经验,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制,这其中包括应当建立关于电子签名、电子商务认证、电子合同、电子支付等方面的法律规则与制度。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极限的仍然存在,说明任何一具体的经济增长率都是通向极限的阶梯。代际关系上的经济增长率的合理性过份依赖于技术乐观主义,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经济增长率的合理性只是形而上的玄想,代内关系的经济增长率的合理性只能衍生于单一的效率价值取向。这说明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在经济伦理的应有视角里是虚幻的。人类必须在人口、科技、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制度结构方面建立起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经济伦理观。  相似文献   
5.
激情的民主和理性的法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紧张。二者之间有相互促进的地方,但并不如人们所普遍认为的那样天然统一,本文首先从理论及实践上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以足球“黑哨”问题为例证,从法律的视角对二者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思考,认为树立法律权威,确立法律信用是民主的法治要求,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是法治的民主要求,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6.
论刑法的正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艳风 《社科纵横》2002,17(4):39-40
刑法学界关于刑法正当性的研究主要有三种比较流行的观点 ,即报应正当论、预防正当论和报应与预防一体正当论。这三种观点都有其自身的理论弱点。国家刑罚权的发动包括刑法规范的创制和刑法规范的适用 ,目的在于维护和促进社会进步与尊重和保障人类发展 ,这才是刑法的终极正当性所在  相似文献   
7.
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内涵是限制司法权的滥用及保障公民的权利 ,因此 ,从产生的背景而言 ,其价值内涵体现的罪刑法定原则的功能主要是保障人权。即“无法无罪 ,无法无罚”,而不是“有法 ,有罪 ,有刑”。而我国的刑事立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具有二元的价值取向 ,保护社会和保护人权。其具体表现为“有法有罪 ,无法无罪 ,无法无刑”。其价值差异体现了刑事立法理论前提和逻辑前提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持有型犯罪立法理念偏差及价值冲突检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持有型犯罪的基本理论问题的争议一直存在,但是,目前刑法学界局限于研究如何界定“持有”的行为属性,以及持有型犯罪的定义、范围等形式层面,而不重视从立法意图、规范角度等实质层面评价持有型犯罪。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检讨了持有型犯罪的立法基准是否妥当、罪刑配置是否均衡、规范设计是否存在缺陷、立法价值取向等问题,指出持有型犯罪目前存在的理念偏差及价值冲突问题,并认为持有型犯罪立法不应扩张。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刑法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这对于加强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促进法治国家的实现无疑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然而,由于受传统法律文化、社会历史条件以及立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现行刑法对罪刑法定原则的规范并非尽善尽美.为此,有必要从罪刑法定的基本法理、价值取向诸视角,对罪刑法定原则存在的内在冲突加以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其冲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刑罚是一种最为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容易对个人自由构成干预和侵害,它不但代价昂贵,需要一定的物质支撑,而且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犯罪行为,在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相分离的二元结构社会当中,作为公法之一的刑法,其作用范围受到限制,故刑法的适用必须慎重、缩减即谦抑.刑法的谦抑性具有明显的限制机能,已成为近现代刑法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