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2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46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9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是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石漠化面积占全市面积59%,有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684个贫困村,贫困人口多,扶贫任务艰巨。为使贫困户如期“摘帽”,人多地少的河池在脱贫攻坚战中,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栽花种草搞旅游,特色种养成产业,逐步实现脱贫致富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返乡创业的周艳文通过一双巧手编织创业梦想,让更多人了解草编,并喜欢上了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手工艺。她说之所以甘当“草民”,不仅是为了传承和守护传统工艺,也因为草编艺术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成为她带领姐妹们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5.
脱贫致富是一个系统工程,扶贫开发既是资源配置过程,也是扶贫对象“资源基础上的可行能力形成与提升”过程,精准扶贫是基础,领跑脱贫攻坚是目标,扶贫开发模式创新是载体,“领跑脱贫攻坚”的更高要求是实现扶贫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何平 《中国扶贫》2016,(19):66-69
四川省巴中市作为边远山区、革命老区和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巴中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重要职责使命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始终把老百姓得没得实惠、满不满意、能不能持久脱贫致富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在实践中,巴中切实感受到,脱贫攻坚不仅要用真情、下真功,更需要整体思考、系统谋划、统筹兼顾、补齐短板,做到"八要八不要".  相似文献   
7.
西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法律保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我国制定“退耕还林还草”战略决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西部地区人民营造一个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战略决策,必须尊重群众意愿,确保林草的成活率;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实行综合治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法规措施;必须认真落实保护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法律规范,树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协调观;必须建立和健全西部地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充分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促进西部地区的生态平衡。西部大开发要维护经济发展与生态的良性循环,建设山川秀美的新家园,让西部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相似文献   
8.
畜牧业的发展是决定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达日县畜牧业发展,对于促进牧民增收,加强三江源保护区建设,加快全县广大牧民朋友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达日县当前畜牧业发展实际,如何促进全县牧民增收致富和新牧区建设,带着这一问题,统计局对全县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21世纪开发扶贫所面临严峻的市场形势;指出了贫困地区进入市场是脱贫致富的必经之路,市场本身是开发式扶贫最根本的力量;提出了扶贫行为市场化的对策;从而为新世纪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赖南坡  姜飞 《源流》2012,(13):16-19
乳源地处南岭山脉南麓,集少数民族地区、石灰岩山区、高寒山区、革命老区、生态发展区于一体。全县有贫困村68个,占行政村的67%,贫困人口3.8万人,占总人口的18%,是全省贫困面最大的县之一。全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开展以来,乳源立足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发展区的实际,紧紧把握"加快绿色发展,建设幸福乳源"这一核心,着力整合资源,创新扶贫长效机制,全力培养新农民、培育新产业、建设新农村,打出扶贫组合拳,扎实推进扶贫长效工程,有力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有效地提高了瑶汉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