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7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00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美学本体来看,当代美学的逻辑演进是沿着自然本体论(客观物质说)→意识本体论(主观意识说)→历史(实践)本体论(客观社会说)这一历史顺序发展的。实践美学的崛起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对前此美学学派的扬弃。  相似文献   
3.
破产法是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法律制度。我国现行破产法的产生背景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代,受制于时代的局限,其适用范围过于狭窄。为满足现实的需要,我国应扩大破产法的适用范围,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同时,为抑制该制度消极作用的出现,应当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以对其进行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4.
一般而言,皇帝御驾亲征,以万乘之尊,驭百万之师,自然人心踊跃,争效死力,理应具有攻则必克、战则必胜的战斗力。吊诡的是,应该发生的事情从未发生。隋炀帝三征高丽,不仅损兵折将,而且终因穷兵黩武引发内乱,以致江山易主;唐太宗以盛世雄兵东征高丽,却坐困于"东瀛小夷",不得已班师而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庸碌无为的唐高宗李治,竟然成功征服高丽,而李治恰恰没有御驾亲征。英明之君,亲征而败;庸碌之主,放权反胜,这里面藏着什么玄机?让我们回放隋炀帝和唐太宗的亲征剧情,看看有哪些东西值得今人玩味。  相似文献   
5.
卢梭是法国18世纪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在其著作《爱弥尔》中他详尽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他主张教育必须适应儿童自然,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的天性,主张培养“自然人”,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适应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国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宗宁 《社科纵横》2013,(4):62-64
法人权利能力的范围主要包括有财产权和人格权,对其限制主要从法人权利能力性质、法律、目的三个方面进行。就性质限制而言,是指其不享有因自然人之身份而专享的权利与义务;法律限制集中在公司法中关于转投资及其担保方面;目的限制主要是超出章程经营之权利能力的限制,其从动态的角度对法人的行为予以限制和改正,贯穿于法人经营活动的始终。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解读,说明了合伙企业投资额转让与公司股权转让的区别,从计税原理上分析了自然人合伙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投资份额时,不应再按股权转让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的理由,强调了合伙人投资额转让与合伙企业对所持有的公司股权转让的不同点。该文为征纳税人的实务操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自然人是指独立存活的人这一认识有失偏颇,它无法圆满解释我国现行法律提出的诸多问题。独立存活并不是自然人的唯一存在形态,自然人有四种存在形态,即:胎儿体自然人、独活体自然人、尸首体自然人和无形体自然人。传统的认为独立存活是自然人唯一存在形态的理论称之为自然人一形态论。笔者认为对自然人应持四形态论.  相似文献   
9.
"自然人"作为现代民法中首要的民事主体,其本身的建构以及与其他制度的相互联系,无不体现文明的法治对人的终极关怀.故从普遍人性中的合理因素入手,探讨自然人制度建构对维护人性的的应有功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民事主体制度在民法典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民事主体制度的哲学论证和实证解读,我们提出,民事立法应坚持对个体人伦理意义上的尊重和非自然人主体(主要是法人)功利主义意义上的技术性运用的做法。同时,这种立论视角对于我国未来民法典的体系和内容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