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5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92篇
社会学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交际》2008,(1):60-61
要是时光倒转仅仅十几年,在我还没有将自己的脚步踏上茶马古道之前,我绝不会相信那条路上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和那么深厚的文化内涵。那里面充满着太多难以置信、难以想像的际遇。  相似文献   
2.
官营茶马贸易之所以在宋代兴起,不仅有其经济原因,而且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一方面,茶马贸易是由分工而引起的交换,随着中原地区茶叶经济的发展,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嗜茶成风,同时宋王朝又因种种原因,需要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进口战马,从而,中原与周边对茶叶、马匹的供需关系,就成为宋代官营茶马贸易兴起的经济原因;另一方面,两宋时期"群雄并立"的政治格局,迫使宋王朝把市马看做是加强军备的"国之要务",宋与辽、金,及一定时期与西夏的敌对关系和宋蕃抵御西夏的共同政治、军事目的促使官营茶马贸易在宋与吐蕃之间确立起来.  相似文献   
3.
茶马贸易的追本溯源 ,不能只着眼于官方贸易 ,民间的贸易因缺乏史料而不得其详。茶马贸易在宋、明、清各代都采取官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唐代的汉藏官营茶马贸易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 ,一是民族统治政策 ,二是重视马政 ,三是藏族饮茶尚未成风。  相似文献   
4.
荥经古称严道,公元前329年秦灭蜀即置县,是历史悠久的华夏人文始祖颛顼帝故里,著名的西汉邓通冶铜铸钱之地,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古驿。荥经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生态环境优越的雅安市中部,全县幅员面积1781平方公里,辖2镇19个乡,现有人口15万人。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3亿元,  相似文献   
5.
广西防城峒中口岸曾经是被称为"三不要地"的断裂地带,现在已开始建设国家一类口岸,这一过程并非国家单向权力主导,而是边民互市意志形塑的结果。这种互市传统看似背离了历代王朝主观的治边策略,却暗含着与世界的长久联系,呈现出边疆特有的自反性特征,从而揭示了边疆发展的内在决定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始终遵循以边民利益最优化为原则。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国大西南的崇山峻岭间,蜿蜒着一条完全由人和骡马踩踏而成的古道,它从云南、四川进入西藏,一直延伸到尼泊尔、印度,直抵西亚、西非红海岸。千百年来,成群结队的马帮从这里走过,将茶叶销往藏区,留下了缕缕茶香。这条古道就是神秘的茶马古道。发现茶马古道1987年7月,云南大学的年轻教师木霁弘和他的大学同学徐涌涛一起到金沙江边考察方言,在和当地人的聊天中,  相似文献   
7.
在横断山脉的险山恶水之间,在横跨世界屋脊的原野丛林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古道——茶马古道,它是这个星球上最令人惊心动魄的道路之一。千百年来,无数的劳作者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行走。作为汉藏交往与团结的象征,茶马古道原西康省所辖雅安(现四川省雅安市)至康定一线的“背子”,也许就是诠释康巴人文背景映衬下的古道最为真实的一块“活化石”。  相似文献   
8.
在魏晋南北朝这个动乱的时代,一个政权的生存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仰赖于骑兵的作战能力。马具有极重要的意义而为各割据政权孜孜以求,马通过各种方式在各政权间互相传播和转移,这种转移主要有互市、赐赠、贡献、战争等方式。  相似文献   
9.
申身 《老人世界》2011,(8):36-37
云南的普洱茶蜚声中外,如今可由火车、汽车、飞机运销四海五洲,但在古代,只能依靠骡马驮运,当时运销茶叶的道路,后人称为“茶马古道”。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鲁史古镇孕育了形式多样的鲁史文化。如今,鲜活的民俗、民间生产活动仍旧表现着鲁史文化的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