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据解构主义修辞学理论,分析蒂姆温顿的恐怖小说《冬日的黑暗》的"非理性"隐喻含义。该小说运用大量隐喻丰富了文本内涵,颠覆了人们传统上对理性与非理性二元对立的认识,传递出更为深刻的人文寓意。  相似文献   
2.
作为澳大利亚历史和民族记忆的一部分,"流放"一直是澳大利亚作家书写的重要内容,由流放而引发的身份认同问题也一直是其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戴维·马洛夫和蒂姆·温顿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代表作品《一种想象的生活》和《土乐》依托不同的时代背景,从主人公的地域流放、文化流放和心灵流放,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积极而有意义的探讨。在两位作者看来,语言和音乐,同时作为文化符号和人类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的形式,或许可以成为迁移者们建构新的文化身份和实现民族认同的有效手段;而这种语言或者音乐,必须建立在地方认同感和人际纽带之上。在此对比研究基础上,读者不难发现澳大利亚两代人对"流放"和"身份"的思考和探索以及其中的延续和演变,从而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澳大利亚的民族性和文化史,并对全球化背景下和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类未来的命运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