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4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垄林”是原始宗教崇拜的产物,但在实质上,它是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纯朴的自然生态观。傣族人民在与自然的长期相处中,深刻地认识到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源,没有水源就没有水稻田,没有水稻田就没有鱼米,没有人们赖以生存的鱼和米,人类就不能繁衍生息。因此,要保护水源,就必须重视保护包括“垄林”在内的生态环境。傣族的“垄林”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一种文化就是这样形成的。“垄林”文化是西双版纳傣族人民千百年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对于防止水患和旱灾,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是现代人类学的内容之一.作者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现实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公共卫生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人类学之路辛苦而寂寞,但同时也是风景无限.做学问、看风景,一路前行.  相似文献   
3.
4.
孙纯福 《老年人》2014,(5):22-23
正云南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神秘而灿烂,闻名中外。这个由景洪市、勐腊县和勐海县组成,面积仅为1.9万平方公里的地级市,保存着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原始风貌和最完整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有着"动植物王国"、"森林生态博物馆"的美誉。鲜为人知的是,上世纪60年代,一支祁东青年支边队伍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来到这里,一待就是半个多世纪。他们的人生与西双版纳融为一体,他们是建设边疆和保卫边疆的功臣。  相似文献   
5.
路崎岖,颠簸起伏,我乘坐的汽车摇摇晃晃地行驶在孔雀的故乡———西双版纳。“西双”傣语为十二,而“版纳”意指一千份良田。在16世纪时,傣族土司将田地重新分割为十二个田单位“版纳”,这12块富饶肥沃的宝地被后人统称为西双版纳。四月的西双版纳,犹如北方的盛夏,最高温度可达37℃。景洪是傣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景洪”为傣语译音,意为“黎明之晨”。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曾来西双版纳传经布道。某日,他沿着奔流的澜沧江向北走了一整夜,黎明时分来到一个地方,看到成群的孔雀漫天飞舞,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深有感触,遂将此地称作“景洪”。傣族…  相似文献   
6.
龚锐 《民族研究》2003,(2):36-43
如果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双版纳傣族的宗教生活做一个总体的回顾,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西双版纳傣族的小乘佛教正处于日益世俗化的进程中.文章以西双版纳三个傣族乡镇的宗教生活为田野调查个案,并对这三个个案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得出西双版纳傣族的宗教生活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世俗化的倾向.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来探讨社会转型时期西双版纳傣族的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开学了。湖南省祁东县太和堂镇文冲小学又充满了欢声笑语。年近古稀的王屋忠老人站在新建成的水泥球场上,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在校园中报到注册、打篮球、玩游戏,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相似文献   
8.
利用热带季节雨林林窗区域小气候要素的观测资料,探讨了昼间林窗区域不同热力作用面的热力特征.在西双版纳雾凉季,热带季节雨林与次生林相似,其林窗边缘壁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热力作用,是林窗区域除林冠面、林窗地表面和林内地表面之外的新的热力作用面.由于林窗边缘树木高度的影响,其东侧、北侧林缘壁面热力效应最大区域出现位置高于次生林林窗,而热力效应强度小于次生林林窗.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林窗小气候形成机制提供研究基础,为研究林窗更新及生物多样性影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个体与结构是人类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是结构规约着个体,还是个体创造结构,成为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悖论.长期以来,在保留着不同于主流社会形态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精英人物在社会运行中起着主导性作用.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在西双版纳傣族社会所开展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傣族民间精英人物为傣族社会纳入到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晓林 《中国民族》2007,(12):31-33
因为在心里搁了许久许久的万里边境,也为了完成好配合国家民委发起组织的“兴边富民行动”而开展的“走读边境中国”大型系列报道,近来我一直在阅读、访谈和思考,当然围绕的只有唯一的主题:边境! 什么是边境?边境到底意味着什么?边境的历史与现状如何?边境与国家、与民族、与自然、与文化、与我们每一个人,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