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丛书文集   30篇
综合类   4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唯物史观目前主要用于定性地解释某些宏观政治问题,而其解释人类日常生活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解释力缺失已经成为新时代该理论大众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瓶颈”。无论从哪个方面去审视,生产方式在整个唯物史观体系中都具有不可置疑的核心地位,故应以生产方式为核心构建新的解释应用话语体系,这样做既体现对马克思主义原典的忠实捍卫,又能对传统理论解释体系中存在的疏漏加以完善,同时较好地弥补理论解释力不足的缺憾。近十年教学实践的开展和验证,使青年学生不但亲身体会到创新体系所具有的强大解释力,而且有利于培育和塑造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对当前大力促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言语行为理论讨论的是言与行、说话与做事的关系,是语用学的核心理论。本文探讨了言语行为理论及其Austin与Searle对言语行为的不同分类,利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了一些特殊的言语现象,并且从分析思维、个人主义、宗教信仰、风俗文化习惯这四个方面对言语行为所体现的西方文化特征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3.
接受美学理论十分重视本文一读者关系,特别强调读者在本文意义解读与重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视点也从教师主体转向了学生主体,把学生视为几个教学常量中的主导因子,关注学生主体身份的构建。在此意义上,接受美学理论对新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有很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模糊性,对此,从模糊语的基本定义和模糊语言产生的原因分析入手,阐释了要准确理解模糊语义就必须依靠语境解释功能的观点,指出依靠语境的解释力可以消除因歧义或省略所造成的语义模糊,并有助于准确理解模糊言语中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5.
领导干部的网络意见表达能力作为执政党网络话语权的集中表现形式,是通过意见表达的科学性、准确性、有效性,而不是通过组织权力的威压来实现对话语权的争夺和对网络舆情的有序引导。在一个观点多元、意见分歧、身份虚拟的网络空间领域,领导干部要实现党对网络民众的思想引领,应该培养三方面的能力,即解释力、亲和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治制度的价值结构:冲突与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察:一个是制度体系,一个是价值结构.作为制度体系,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已经有完整的表述.作为价值结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再一次被概括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一个制度体系总是由特定的价值结构支持的,分析价值结构便成为理解制度体系的钥匙.政治的价值结构的各个要素分别具有价值上的应然性与合理性,彼此在功能上是一致与互补的;在价值结构内部是"有机统一"的.但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价值结构系统内部各要素的重新排列与分布,使得各要素的界定都有继续进行调整的必要,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革新以及随之而来的党国关系的革新.这种革新能够使价值结构内部的冲突性紧张变为调适性紧张,以保证价值结构的活力和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527件清代刑科题本中关于服制命案的材料,尝试勾勒十八世纪小农家庭的大致轮廓,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对于小农家庭经济的新解释。本文的结论是:即使在号称盛世的雍乾时期,小农家庭仍然在生存经济之中苦苦挣扎;在面对人口压力而"内卷化"的小农家庭经济中,恰亚诺夫的家庭人口周期理论的解释力是有限的;同时,江南一带童养媳现象要比华北远为普遍,可能是因为长江流域的女性在小农家庭经济中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学对不确定性的分析和认识的不断加深,主观概率理论逐步发展起来.这个过程不仅反映了经济学对现实世界的分析和解释力,同时也是经济学现代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对不确定性的分析中,主观概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主观概率的研究,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认识.本文拟对主观概率理论的发展过程作一个综述,以期能够勾勒出该理论的发展脉络,并以此为基础,对主观概率理论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做出评述.  相似文献   
9.
"差序格局"的拓展性理解——行动单位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已经成为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经典表述,成为描述"乡土本色"的关键词。但是,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的转型,差序格局所表述的对象已经发生了改变,由此,对差序格局进行再解释,也就成为中国社会学界的一大关注点。学界所希望的理想结果在于,通过对差序格局的再解释,重新认识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性质,并在此过程中,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普世意义的概念。在这一努力过程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关系等视角,在对差序格局的重新理解上,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毋庸置疑,这些理解,未能在理解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性质与力图使差序格局概念的"普世化"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研究路径,远没有达到把握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目的,差序格局的内涵还可以进一步挖掘,从而使之成为具有足够强的解释力的普世性的概念。这三篇论文在领会差序格局概念的内涵基础上,结合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深度理解,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这个研究路径出发,对差序格局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理解。以行动单位的视角来理解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区域差异,不仅继承了差序格局所内含的中西社会结构比较的视野,而且,更进一步,从"乡土中国"时代的中西比较进入了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区域差异比较;行动单位的视角,不仅打破了对差序格局概念下的乡土中国的想像,而且,还在村庄研究的论域中,结合了村庄结构与村庄关系的分析;而对于鲁西南小亲族主导型村庄的个案素描,则是对行动单位这一分析框架的具体展示,并揭示出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复杂面相。  相似文献   
10.
葛晨虹 《决策》2011,(11):66-67
要走出“塔西佗陷阱”,就必须走“诚信信息”道路。加强政府解释力,除了加强宣传力度和道理的清晰度,还要求每个公共权力代言人慎待自己的公共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