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孙振杰 《社科纵横》2014,(4):108-110
《歧路灯》是一部有关"生命教育"的小说[1][4],是乾嘉时期中原地区的教育诗史。作者李绿园通过小说的形式,展示了乾嘉时期中原地区中产阶级的教育理念。小说以主人公堕入歧途又浪子回头的故事叙述,形象地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这三大生命教育的核心要素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逐一披露,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魏娟莉 《南都学坛》2009,29(6):55-58
中国古代小说中转变型人物形象的描写是一大薄弱环节,而李绿园的《歧路灯》在此方面却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小说的主人公谭绍闻,在其人生历程的几度浮沉中,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了儒家思想与不良社会引诱在其思想行为中的激烈抗衡。谭绍闻带着幼时的正统教育,在懊悔与自责中陷入了人生的歧途;又在父执兄长的帮助下,拔出泥沼,浪子回头。小说成功地展示了一个成长青年在这一过程中复杂的内心世界、曲折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3.
产生于清代乾隆年间的三部作品《红楼梦》、《儒林外史》、《歧路灯》有六大方面的有趣问题值得我们重视,而其中的“败家子”问题尤其引人注目。《红楼梦》之贾宝玉、《儒林外史》之杜少卿、《歧路灯》之谭绍闻分别是三部书中的头号主人公,但同时又都是败家子的典型。通过对这些人物以及造成这些人物形象的多方面原因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不少比单独地、孤立地研究这些人物形象要多得多的东西。这对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三部小说名著乃至从宏观上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均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谭绍闻作为长篇小说《歧路灯》的主人公,性格是复杂多面的,并不仅仅是通常研究中认为的"败家子"的典型。分析他在堕落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可以得出一个新的结论,即从根本上说他是一个传统读书人的形象,读书人的心理特点在他身上得到了多方面的、另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