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9篇
劳动科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财务总监与内部审计在职责范围、性质、人员选配等诸方面都不尽相同,财务总监通常在财务、会计领域发挥作用,内部审计则涵盖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财务总监的职责更倾向于管理,内部审计则是更为独立的监督。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介绍了向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单位派驻财务总监的必要性和意义,总结应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实行财务总监制是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是一种低成本的所有者监督方式,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实行财务总监制的关键在于:高标准选拔任命财务总监;明确财务总监的权责范围;建立完善的财务总监约束机制;正确处理好财务总监与其他监督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监督问题一直是我国国企改革的一大难题。目前推行的财务总监委派制是解决国企监督软化问题的一大举措。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来阐述财务总监制不仅在理论上是有依据的 ,而且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有成效的 ,从而证明财务总监制是科学的、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先进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6.
会计委派制是在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普遍滑坡、严重亏损,财务监督弱化,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被严重侵蚀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企业改革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大举措。经过四年的实践,会计委派制试点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成为当前会计理论和实务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推行会计委派制的必要性 社会调控和监督体系还不完善。为了加强对经济活动的监督,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自1980年开始恢复重建。但由于注册会计师审计时间上与报汇总报表时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其核心是落实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职责。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以委托代理关系为基础的制度安排。有代理就需要监督。政府作为国有企业出资人的代表,要履行好出资人职责,需要委派财务总监对国有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管。现行的财务总监实践,可分为纯监督型和管理监控型两大类。纯监督型因片面强调独立性而使财务总监难以深入掌握情况,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督;管理监控型让财务总监进入企业管理层,克服了纯监督型之不足,在管理中监督,通过监督规范管理,实践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建议按管理监控型模式规范和完善现行的财务总监制度。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会计诚信与财务总监(CFO)职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与财务总监职责进行了分析,认为利益驱动、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机构及个人商业伦理道德的缺乏、财务总监的职能不到位等是驱动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主要原因;而良好伦理素养及相当管理才能是上市公司财务总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对遏制会计造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财务总监正确处理与上级、平级、下属关系的三个方面研究、分析和论述了作为财务总监必须掌握和具备的领导艺术,并运用这门艺术来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0.
财务总监制度的设立,是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要求,一般说来,财务总监的监督分为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本文分析和探讨了财务总监的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机制,认为,应该将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机制配合运用,并辅之以切实可行的制衡手段,抑制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以保障所有者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