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64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亿万富豪想让他的儿子体验什么叫作“贫穷”,于是就把他送到乡下的穷亲戚家去亲身体验。  相似文献   
2.
句句经典     
<正>1.风光的背后不是沧桑,就是肮脏。2.被恨的人没有痛苦,恨人的人却终将遍体鳞伤。3.缘分是本书,翻得不经意会错过,读得太认真会流泪。4.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5.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6.长得那么美那么帅,自己却不知道,这就是气质;那么有钱那么有才华,别人却不知道,这就是修养。7.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下去,那叫本事。  相似文献   
3.
红军长征在四川历时最长,活动范围最广,斗争最复杂,创造的奇迹最多。红军在四川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地方工作,成立了四个省委,进行了民族政策的初步探索,而且还在大小金川、康区北部成立了两个省级少数民族革命政权。红军在与少数民族相处中,还留下许多佳话。中共中央在四川境内多次召开过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政治局会议及其它重要会议。在四川建立红军长征博物馆,可以通过发展红色旅游,重现长征历程,促进四川贫穷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志文 《山西老年》2010,(12):20-21
父亲是台湾省台中市人,1948年在台湾参加著名的"二二八"起义失败后,在地下党的安排下,经香港辗转回到大陆。1954年,当时在总参外国语学院任教的父亲,不甘平淡,一再要求到最艰苦、最贫穷的地方锻炼。组织上完全满足了他的要求,分配他到当时最贫穷、交通也非常不便的山区静乐县工作。后来在别人的撮合下,与既  相似文献   
5.
《领导文萃》2008,(23):156-156
第三世界缩小了,许多国家日益摆脱贫困,走上了发展的道路。然而,还是有一些国家正经历着犹如14世纪的现实:内战、瘟疫和蒙昧。如果袖手旁观,这一群体便会在此后20年中逐渐与世界经济中的其他群体相脱离,从而沦落到一个与世隔绝的悲惨境地。  相似文献   
6.
马飞 《现代交际》2008,(10):35-35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贫穷的人吗?如果是,你是否想过改变自己的现状,从现在起积累自己的财富,迈向富人的行列?读读以下的理财哲学,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李尔王》是当今被评论越来越多的一部悲剧。莎士比亚在该剧中主要揭示的是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因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而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本文通过对剧中主要人物的剖析,分析了老一辈兴衰的原因,新一辈的忠贞与奸诈。该剧通过两个家庭的悲剧来反映整个社会。莎士比亚通过对其理想人物考狄利娅的刻画,谴责了人伦颠倒的社会现象,从而唤起人们共同创造一个充满友情和爱的世界,使人间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8.
2007年8月23日。安徽省阜阳市和河南省颍州市警方破获一起哑巴被杀案。涉案的两名主要嫌疑人既是同性恋者,又是双性恋者,正是他们之间这种不正当关系促使他们一拍即合。更令警方震惊的是,其中一名嫌疑人盗用同伙的姓名。竟是网上批捕在逃长达六年之久的嫌犯。饥寒生盗心,但仅仅是贫穷导致他们走上这条不归路吗?随着案情的水落石出.我们痛心地发现,精神世界的贫穷和心灵的扭曲。或许是比物质贫穷更可怕的犯罪因子。  相似文献   
9.
求援窗     
帮帮这个贫困大学生编辑同志:1986年,我出生在鄂东北的一个贫穷小山沟,但没想到我的命运却被造物主无情地戏弄和折磨,苦不堪言。在我刚满3岁时,一场带着酸性的洪灾伤害了我和哥哥的眼晴。从此,我们的视力下降了许多,也没钱去治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历史文化中,文学史也许是一种最不真诚的历史现象。它通过对文学观念的泛化理解,努力把人类历史上的诸多文化现象或样式纳入文学史范畴。从而营造出一个被充分“放大”了的繁荣的文学历史,给世人虚拟了一个辉煌的文学史形象。如果从读者的角度(亦即社会文学生活的角度)去认识文学的历史形象,则不难看出,在人类文学的绝大部分历史过程中,人们的文学生活是贫乏和萧条的,社会的文学资源也是短缺的。所以,我们的文学史应当把文学的历史真相告诉读者,而不应当遮遮掩掩或虚构繁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