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56篇
社会学   186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丽丽 《老友》2015,(2):55
案例:70多岁的李大妈是一名企业退休职工。10年前,老伴去世后,李大妈就和女儿一起居住。李大妈的女儿患有精神疾病,不但不能照顾李大妈,还需要李大妈的照顾。考虑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照顾自己和女儿越来越力不从心,2013年年初,李大妈卖掉自己的房屋,将10余万元房款交给自己的侄女保管,她和女儿一起住进了侄女家。时间一长,李大妈和侄女产生了矛盾。2014年6月,李大妈的女儿去世,李大妈从侄女家搬出来住进了当地一所养老院。她想向侄女要回自己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8—2012年CHARLS项目组在浙江、甘肃两省的调研数据,通过构建两期因果模型与广义多层线性模型相结合的复合模型,克服赡养模式与老年健康间因双向因果关系而导致的内生性以及多层数据产生的生态谬误,研究结果表明:在促进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方面,物质赡养与精神赡养可以相互替代,而且该替代性存在地区、城乡、年龄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陕西省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颁布实施已五年,但是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不时发生老年人非正常死亡案件,特别是农村,虐待、歧视、辱骂、遗弃、残害老年  相似文献   
4.
李文成 《山西老年》2008,(10):68-68
编辑同志:我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老伴和唯一的儿子已经去世,女儿经济条件很差,自己都捉襟见肘,无条件从经济上供养我,只能在生活上照料。我有个孙子是机关公务员,经济状况较好,有能力从经济上供养我,但他以我没有抚养过他,  相似文献   
5.
杨金奇 《社区》2005,(20):37-37
买房先签一份认购协议书然后交付定金,这已成为房地产行业交易的一个惯例。然而,在具体实践中,有关“购房定金”的纠纷屡见不鲜。特别是一些购房者在交完定金后,由于种种原因不想买下订购的房子,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购房者已付的定金到底能不能退还?购房者违约不退2004年底,许先生在没有和家人商量的情况下,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一份商品房认购书,认购一套建筑面积为120平方米、总价值61万元的房子,并按照认购书约定交了2万元定金,约定在7日内缴交首期款并签订正式的《商品房销售合同》。事后,许先生的家人来实地看房后,发现该房屋的户型…  相似文献   
6.
中国老人抚养问题不能只依靠家庭抚养,应逐渐转向社会抚养,即由家庭责任主体过渡到国家或社会责任主体。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却很快等特点,采用社会学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的统计,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和分析,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迎春 《职业》2008,(4):35-35
Q:我是长春的一名应届毕业生,于2007年12月与X公司、学校签了就业协议书,即三方协议。因出于个人原因,最近我想解除协议,但有一个问题:协议中约定了违约全2000元,这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呢?还是应该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楚哥 《老年人》2004,(11):6-6
社会的开放和发展进步,使得老年人中再婚的比例在不断上升,然而赡养问题却又困扰着许多再婚的家庭.君不见,一些为人子女者制造事端,以各种借口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由此导致家庭矛盾纠纷不断,使得他们再婚的父母烦恼丛生,甚至老无所依,落得晚景凄凉.再婚家庭为何会出现赡养难的问题?再婚老人应该怎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作为子女又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本刊策划编发这组报道,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和人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9.
邱连云 《老年世界》2014,(14):17-17
我今年86岁,老伴已经去世。我有一儿三女,均已成家立业。近年,我的身体日渐衰弱。在2012年夏天,我把4个孩子召集到一起,并邀请居委会干部和邻居,当众言明将我的45万元存款赠给儿子,由他来照料我生养死葬,孩子们都没有异议。没想到儿子从银行支取存款后根本不履行赡养义务。我现由三个女儿赡养,上个月,我患病住院。请问,我可以和儿子要回赠给他的钱吗?  相似文献   
10.
2013年7月1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第十五条规定: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第十九条规定: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等权利.第二十三条规定:老年人与配偶有相互扶养的义务.以上这四条规定都涵盖了赡养和扶养的责任和义务.而笔者曾遇到了两个案例,一个是自己已经是老年人,还要不要尽赡养父母的义务?另一个是老年夫妻是再婚,要不要尽相互扶养的责任?答案是:只要有能力,就有这份义务和责任.现向大家推荐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