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9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在彝族毁灭与再生的神话主题中,有关选留人种的母题,主要出现于洪水神话文本之中,反映了一种对文化的选择,这种选择是彝族先民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一亿六》围绕主人公一亿六性意识的觉醒过程描写了一批草根出身,命运坎坷,而又先后发迹的人。和张贤亮以前的作品一样,《一亿六》中的"性"被赋予了政治色彩,性意识的觉醒不仅意味着男性归依和融入现行政治体制,同时还意味着作者对现行社会体制合法性的论证,但不同之处在于,《一亿六》更把性与人种危机联系了起来。一亿六体格健壮、思想单纯、真诚、善良、朴实,性意识觉醒后创造了伟大的后代,这个看似荒诞的故事背后寄寓着张贤亮关于人种问题的严肃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林干教授在其论著中坚持的匈奴人种属欧罗巴种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指出,林干教授所列举的汉初以后事实,根本不能解释“战国时期”匈奴人骨何以全部显示蒙古人种特征的问题;并用反证法证明匈奴人原本就属于蒙古人种。  相似文献   
4.
达洲 《可乐》2009,(11)
与孙大圣为友,挺美。就是我们常听到的那种:你是说谁谁谁啊?我哥们儿!与孙大圣为友,很累。这哥们儿,能耐大,为朋友舍得两肋插刀,他忙得手忙脚乱时,保不齐一刀就插在了朋友肋上。  相似文献   
5.
《今日南国》2008,(10):20-20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全球关注.至5月24日止,全世界151个国家的领导及14个国际和地区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慰问和支援,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慰问源源不断,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援助.  相似文献   
6.
教育人类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入中国,其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本土实践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人种志作为教育人类学的核心方法,它的成功给教育者研究信息素养教育问题以诸多启示,尤其是在对汉族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素养教育上,它在提供新思路与新视角之余也充实了教育人类学的研究范围,走出了范围怪圈,人种志与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也将最终走向和谐切合。  相似文献   
7.
文章试图克服在阐析殖民主义时的话语分析与经济物质分析的分离。就“地方政策”这一现代殖民统治的核心问题,作者追踪研究了它在德国殖民地萨摩亚、青岛/胶州,以及西南非洲的形成。经济原因和跨国军事企图解释不了这些殖民地采取的极不相同的地方政策中的差异。地方政策的决定是三个因素的组合:殖民时期以前的种族和人种/族类话语、殖民官员为争夺最优越的人种/族类知识所有权展开的竞争,以及殖民者与想象中的被殖民者的认同程度和性质(比如“亲中热”)。经济利益决定了德国对西南非洲这类殖民地的兼并,但地缘政治利益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一些年间放弃对中国的殖民姿态而采用相对间接的“文化帝国主义”策略的决定因素。经济利益在殖民地方政策不断产生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总是受到欧洲对人种/族类描述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8.
澄澈  刘工 《华人时刊》2012,(Z1):100-101
十多年没有动过画笔了,去年上了一趟南京郊外的兜率寺,一下又有了画画的冲动,原因我不得而知,也许是自己有些怀旧的情绪,也许是求一种闹腾后的宁静吧。过去,我嘻闹在人群里,久了又有了厌倦,感悟了自然之后,我多了一份用画笔描绘自然的激情。  相似文献   
9.
方明 《世界民族》2011,(6):90-94
从20世纪初人类学与民族学引入中国至今,对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ethnography"因为误解而导致译名混乱。在辩证审视人种学的译名、质疑规范统一译为民族志的基础上,主张应根据文本的内容和生产的时代背景采用不同的译名,在通常情况下译为"群志"较为妥当。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是一个涉及诸多学科领域的复杂的重大课题.在社会学上,该理论需要从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两方面来认识;在民族学上,该理论需要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来认识;在人种学和种族学上,该理论需要从移民与美国种族关系来认识;在宗教学上,该理论需要从美国宗教多元化及其发展变化来认识;在性别学上,该理论需要从女权主义和同性恋等角度来认识;在语言学和教育学上,该理论需要从美国多语种的使用和教育体制中的平等问题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