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男人三妻四妾,女人大字不识,婆媳成天宅斗……一提起古代家庭,妹纸们就会冒出各种"杯具"联想。事实果然如此吗?咱们一起来寻找古代的最美家庭吧!寻找古代的最美家庭,这绝对是挑战人类极限的活儿。有的夫妻恍如神仙眷侣,但开启了兼容"小三儿"的模式。比如著有《浮生六记》的沈复与他老婆陈芸。文艺女青年陈芸是N多屌丝男心中的女神。但她有点儿脑残,死活要给老公纳妾。因为自己相中的"小三儿"人选被土豪截和,  相似文献   
2.
问:谁是中国历史和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答:陈芸,清乾隆年间苏州才子沈复的妻子。这是一个今天已为大多数人感到陌生的名字,但在五四以前,知识人大都不会反对林语堂的观点。沈复对妻子陈芸爱之弥深,亲撰《浮生六记》来祭奠她,并以此书纪念他们两人间的爱情。俞平伯把该书作为“个性解放”的读本;潘光旦对此则持批评态度,认为这种“个人主义的家庭观”会妨碍中国人进入现代竞争社会。林语堂赞叹沈复、陈芸的充满爱的“闲适生活”。他数易其稿,特地将《浮生六记》译为英文,向全世界隆重推出陈芸——“中国历史和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  相似文献   
3.
孙红丽 《社科纵横》2005,20(2):168-169
《聊斋志异》和《浮生六记》都是以塑造个性独特而鲜明的女性形象来主张男女爱情的自由和平等,具有不同于封建时代情欲的特征,带有个体意识觉醒的因子,从而表征了封建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的某些征兆。同时,从《聊斋志异》到《浮生六记》还使文学作品中的情欲描写实现了从荒诞恋情到现实婚恋的转变,在现实意义上表明了新的情感社会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浮生六记》中的陈芸以其内蕴的丰富性和特异性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女性”形象。陈芸形象的出现是以江南才女辈出的人文环境、乾嘉时期兴旺的女学和性灵文化作为文化背景的。陈芸形象透视出的文化内蕴是中国封建社会女性自我意识的萌动和张扬,在潜意识中试图超越现实关系的束缚,追求舒展人性的自由空间的意向。  相似文献   
5.
田路 《现代妇女》2008,(1):52-53
悟出金点子,我要为“富人”开办绿色会所 从武汉科技大学毕业的湖北女孩陈芸姿,一直在上海的广告行业打拼。2005年11月,她因为身体缘故放弃了8万元年薪的工作在家静养了一个多月。“高频率的生活节奏,高压式的工作环境,让我那段时间无所适从。整天围着客户、文案、策划书旋转,觉得自己成了一只迷失方向的困兽。”“现在,不节制的生活导致的心血管病、糖尿病和肾病,影响了越来越多都市人的健康……”精英白领们的现状如此“困顿”,为什么不让他们在去医院保健、治疗之前,建立起一套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呢?善于刨新的陈芸姿细细琢磨,便有了开办一家健康休闲会所的想法,专为那些“血压、血脂、胆固醇”三高的都市亚健康人群服务,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彻底放松。  相似文献   
6.
想想 《现代妇女》2008,(12):56-56
如果你追求面容的精致美丽,你应该认识陈芸;如果你崇尚练达从容的生活态度,你更应该认识陈芸陈芸的美容会所在兰州市的陇西路口上,满满地占着3楼一整层,有着柔粉色的墙壁、酒红色的布帘、紫色的纱制窗帘和雪白的屋顶,搭配起来是浓浓的女人味,又清雅又舒适。追求完美的她从选店址到装修,培训员工,选择美容产品通通一手包办下来,800多平米在陈芸的精心布置下化身成美丽变身的魔法空间。  相似文献   
7.
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时代,女性的命运必然是悲剧性的,因此生活在封建时代的《浮生六记》中的女性,其命运 也一定是悲剧性的。本文拟通过陈芸之悲的探析,以期人们对封建时代的女性之悲有较为深入、具体的理解,并进一步认识旧 时代旧制度吞噬美好人性之恶。  相似文献   
8.
陈芸,是清代作者沈复的妻子,同时也是他的代表作品《浮生六记》中的主要人物。而正是这部流传千载的作品让陈芸栩栩如生且多姿多彩的形象跃于纸上,她也因此永恒而光鲜地活在了一代代人的心目中。陈芸身上所具有的种种闪光点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倒,她的可爱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具体体现在:坚守女子的知性才情、散发耀眼的人格光芒、独具坚毅的生命魅力、追求生活的美好与爱。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变化。社会的生活环境不同了,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也随之发生变化。男人在这个社会里改变着,女人同样也在改变着。《浮生六记》中的陈芸就是这一时期女性观念改变的一个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透视陈芸形象的文化底蕴,探究了构成《浮生六记》夫妇之爱近代色彩的文化因子。苏杭一带才女辈出的人文环境,使他们的爱情萌发于沈复对陈芸才性韵致的倾慕,与任由父母之命捏合的封建婚姻不同。陈芸对性灵派理念的文化认同,使这对夫妇的生活情趣和处世态度非常契合,日常生活的夫妇之爱和精神层面的知己之爱在他们艺术化的婚姻生活中融合为一,以此是书获得了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