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氏文通》的起词论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起词论是《马氏文通》句成分理论中最有价值的理论之一。《马氏文通》从起词的本质 ,为起词者 ,起词的隐现 ,起词的位置 ,起词的借代等多方面对起词进行了探讨。它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第一次讨论了相当于今之主语的句法成分 ,提出了许多原创性的学术见解 ,对后来的汉语语法研究以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评《马氏文通》的接读代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通>提出的接读代字这一概念,敏锐地把握住了古代汉语中某些代词的特殊功能,是很有见地的.但又存在着成员界定不严,论述以偏概全的缺陷.从汉语语法体系的总体格局出发,不宜让接读代字成为一个独立类别.  相似文献   
3.
马氏文通》中关于"字类假借"分类细致,且术语使用丰富;它与"字无定类"密切关联,可借此解释马氏前后关于"字"有无定类提出的不同观点;再者,马氏并未对"字类假借"的各种形式进行严格区分,它们分别与现代汉语中的几种词的跨类现象形成对应关系。文章对以上问题一一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4.
马氏文通》在正名卷和名字章对名字的概念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马氏更多地吸收了中国传统语言学的分类方法,已经意识到词类转变可以发生在三个层面:意义、位置和语音形式。双音名字的构成方式主要有四种。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讨论《马氏文通》的"主次"问题。《马氏文通》的"主次"是马建忠根据西方语法学说中的"主格"(nominative case)建立的语法术语,它虽然有模仿性的一面,但也有创新性的一面,它与西方语法的"主格"有所不同。《马氏文通》所给的"主次"的定义是有缺陷的,"句之主次"和"读之主次"提法容易造成阅读者的误解。研究《马氏文通》的"次"理论,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对于今天的语法学术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语言研究是源远流长的。先秦典籍中的"止戈为武"、"人言为信"、"皿虫为蛊",大概可以算作词汇、语义研究的滥觞;《公羊传》中的"六鹢退飞过宋都"、"陨石于宋五",不失为是语法词序的讨论。不过它们都还只是零散的片言只语。汉代对汉语的研究有重大发展,出现了《尔  相似文献   
7.
试论《马氏文通》的句法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忠一方面接受了西方语法学理论中的句法学说,另一方面又继承了我国传统语文学的句法观点,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句法理论。在《马氏文通》中,"句法"一词共出现了44次。《马氏文通》的句法理论由"句法单位论"、"句读成分论"、"次论"、"句型论"、"句子语气和句类论"等五个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8.
虚词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从语法学的角度对汉语虚词作研究是自《马氏文通》开始的。虚字学说作为《马氏文通》语法体系的一个有机部分,其中有许多创造性的见识,对后来的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借鉴意义。对《马氏文通》的研究,虚字方面比较薄弱,因而对它的评价往往失之偏颇,只有全面认识理解《马氏文通》,才能对它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证了《马氏文通》“接读代字”的失误原因  相似文献   
10.
"所"是高频虚词,"所VP"结构是汉语句子格式的一个大类.出现于《周易》、《尚书》、《诗经》和殷周金文,沿用至现代汉语,展示了汉民族对由动作发出的有关指称概念.历史上对它的研究,见仁见智.《马氏文通》的问世,使研究走向现代语言学研究并经历三次大的争论,每一次争论都推动了人们对"所"字词性,"所VP"性质、范围、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的认识.由"所VP"研究引出的"自指"、"转指"、"句法成分提取"、"空位"、"向"(又称"价")等理论,具有现代语法学理论的普遍意义."所"源于"所VP"结构."所VP"结构分为两类,一为"所VP"短语,一为"所VP"词."所VP"词中,"所"为名词化词缀语素;"所VP"短语中,"所"是名词化标记语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