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个性是创作的生命。尽管莫泊桑和欧·亨利同是短篇小说大师,都以布局的精致巧妙而著称,但他们在创作上却是各自发挥他们独有的艺术魅力,显示出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风格,两人的创作,无论是从情节的设置、结尾艺术,还是叙述方式等方面,在有着外在相似性的同时,还有着内在的相通与相异。  相似文献   
2.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堪称一绝,在叙事上独具特色。与其他现实主义作家不同,莫泊桑喜欢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他笔下的叙述者"我"并非都是全知全能,大部分叙述者权利有限。更为独特的是,他在这类作品中首创的叙述分层的手法,使得人物成一种对话关系。他对叙述者权利的限制使得作品意义留有空白。叙述语调的中立要求读者积极参与作品意义的建构,这极大增强了短篇小说的可读性,也使他的作品带有现代主义的气息。  相似文献   
3.
蒲松龄与莫泊桑作为中西短篇小说之王与巨匠,都是高产作家,然其创作之源不同,蒲松龄靠的是想象的天份,而莫泊桑的生活经历与创作实践的联系则格外密切;他们都非常关注女性,然而他们笔下的女性世界迥然不同,一为"花妖狐魅",一为人间女子;他们都写了一些有关"如此父亲"及其"孽果"———弃儿、私生子的短篇佳作,他们的命运又如何?  相似文献   
4.
莫泊桑小说的戏剧性表现在具有诸如“引子”、“结”、“解”、“余音”完整的戏剧结构 ;体现在场景、情节的集中、单一 ;还显示在对行动、巧合、突变和对话等戏剧手法的运用上。正是对不同文体的技巧的借鉴和移用 ,使莫泊桑小说篇幅紧凑、悬念迭起。进而推进了近代小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莫泊桑的重要美学论文《小说》,专门探讨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小说创作中的情节与结构问题;语言的适用与表达;文学批评问题。莫泊桑围绕这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完整地体现了他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观。  相似文献   
6.
莫泊桑长篇小说的历史价值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小说文本成为了一段压缩的历史 ,体现了法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变的种种特征 ;二是社会历史与小说文本构成了生活世界的隐喻 ,莫泊桑作出了生活即死亡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胡铁生 《学术交流》2004,(2):141-146
《警察和赞美诗》与《项链》分别是美国作家欧·亨利和法国作家莫泊桑的著名短篇小说。两位语言大师在这两篇小说语言符号的运用及其讲故事的方式上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前者侧重以现实主义手法揭示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后者以自然主义手法描写了人的本质中的阴暗面。但两者又分别从人的本质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出发,论证了人的生存困境,体现了悲剧的审美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