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波普历史观的代表作《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的历史哲学进行了评价。简述了波普历史哲学的基本观点 ,即历史无规律、历史不可预测、责难整体主义、推崇“渐进社会工程” ;剖析了波普的逻辑论证 ;从历史规律问题、整体主义问题及人的能动性问题等三个方面对波普的理论论述作了评析。总的看来 ,波普的历史哲学是错误的 ,但从反面也给我们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波普尔客观知识自主性观念的试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波普尔的客观知识自主性观念,需要对自主性概念作强弱之分,前者用于属人的领域,后者则可以推广至其他领域。客观知识的自主性,可以在"弱自主性"的意义上得到论证:一者,客观知识能够延伸出属于自己的自主性领域;二者,客观知识具有被理解的可能性和潜在性。客观知识自主性观念的建立,在准确理解波普尔"第三世界"理论、全面把握客观知识的性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波普尔科学知识观主要包括 :(1)科学知识的划界。科学知识总是假设的 ,它是猜想的知识 ,假设人们事先能规定一项可证伪理论的判决性实验 ,该理论便是科学的 ;假如拒绝规定潜在证伪者 ,该理论便是伪科学的。(2 )科学知识的生长。新的问题导致创造物或构造物 ,可以把新的客体补充到知识的第三世界中 ,每一个步骤将创造出新的预想不到的事实 ,常常创造出新的反驳。 (3)科学知识的评价和检验。一个理论的好坏不是取决于它已经获得了多少证据的支持 ,而是取决于它的可证伪性程度和它所受到的检验的严峻性程度。确认度与真假无关 ,只是表示人们暂时地接受一个有问题的猜测的合理性程度。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波普尔关于“错误”的思想和其倡导的批判的科学精神。波普尔认为 :由于错误存在的客观性 ,人们只能通过探索逼近真理 ;发现错误是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 ;坚持真理与修正错误是对立统一的 ;可错性是人的本性、可证伪性是科学的本性 ,一切知识都是可错的 ;试错法是一种科学方法论 ;应该提倡勇于犯错误的、批判的、否定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5.
波普尔把休谟问题界定为归纳逻辑是否得到证明,或者在什么条件下得到证明的问题.他在解决休谟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归纳逻辑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被证明为有效的问题,归纳逻辑的问题根本不存在.这确立了波普尔的反归纳立场.而这种在解决休谟问题过程中衍生的反归纳立场,正是波普尔确立"可证伪性"划界标准及其整个科学哲学体系的逻辑前提.可以说其整个科学哲学体系就是从中逻辑地演绎出来的.因此讨论波普尔对休谟问题的解决,对于理解波普尔的反归纳立场及其理论效用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6.
论述证伪主义是波普尔在批判归纳主义与证实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的。指出证伪的原则既是波普尔解决"分界问题"和"归纳问题"之关键,也是波普尔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摘耍:波普尔的“客客观知识”在其客观性属性上,类似于超脱贝多芬的自我性、体现客观美感的巴赫型音乐。巴赫音乐音符与音符之间具有严谨又不失美感的客观秩序、不能被理性所摒弃的严密的数的逻辑构架,其客观性诉求与波普尔寻求超脱于主观、从而能够在客观形式中达到统一的知识类型——“客观知识”学说建构之间,存在发生学关联,直接导致波普尔对世界2与世界3的医分。巴赫型音乐对于波普尔科学哲学的深刻影响,为音乐与科学、哲学之间的彼此通约,提供了典型的个案。关键词:波普尔;巴赫型音乐;贝多芬;客观知识;世界3  相似文献   
8.
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对波普尔和哈耶克政治哲学思想的演绎逻辑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波普尔和哈耶克虽然主要的研究领域不同,但从相同的根本性前提和世界观推论出一个共同的哲学主题,那就是对极权主义的批判;就此而言,二者不但出发点和结论是一致的,并且在演绎逻辑上也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共同对极权主义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相似文献   
9.
真理概念是哲学核心范畴之一,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同学派众说纷纭,主要存在着真理符合论,真理融贯论,实用主义真理论以及真理冗余论等。在逻辑哲学对于逻辑真理是否反映客观现实的讨论中,把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分裂开来的观点曾成为主流观点。塔尔斯基在语义学上给真理重新下了定义,认为真理的定义要满足两个条件:在实质上是适当的,在形式上是正确的。他的观点被认为是重新建立了真理符合论。波普尔支持塔尔斯基的真理概念,并在这里为自己的真理观和实在论找到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Based on Karl Popper’s approach to science, this conceptual article aims at promoting a discussion on important issues debated in the OM literature. Our focus is on the different types of hypotheses used in OM investigations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for the formulation and testing of theory with an emphasis on case study research. Given that Popper’s methodology calls for an adequate testing of scientific propositions (universal-deterministic or probabilistic), we illustrate how case study research can be used to conduct a severe test of a scientific theory. It is also explained how case studies can be utilized to propose universal-deterministic hypotheses that should then be tested. Our investigation further discusses why it is important to clearly acknowledg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hypotheses. Otherwise, inadequate research designs, deficient policy advice, and other similar problems, can arise. Topic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are also offe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