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31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种意义上 ,现代语义中的神话只是原始神话的语言形态。要科学地认识和理解人类文化之源的神话 ,仅仅着眼于神话的语言形态是不全面的 ,甚至是非本质的把握方式。文章尝试从本文与文本两个视角探讨神话定义 ,在艺术本体、传承主体、文化功能和思维机制等四个层面上重新阐释神话的本质属性 ,认为神话具有多维性、民族性、神圣性和不自觉性  相似文献   
2.
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与该地的人文、地理、环境等有很大联系。近年来,随着长治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上党神话作为长治地区特有的人文内涵与长治旅游业之间逐渐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合作和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上党神话在长治旅游业的旅游景区方面赋予了神秘的色彩,在旅游产品方面丰富了本地旅游产品的内涵,在旅游需求方面扩展了长治旅游消费市场;同时,长治旅游业对上党神话的普及、发展及延伸也发挥了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3.
有关黄河河源的概念,古代各种史学、地理、以及宗教文献都有相关记载。早期文献中提出的重源潜流的概念,也为塑造河源空间概念留下了发挥余地。及至唐朝,各种类书、笔记、野史关于位于境外的河源的著述沿用了上述文献中已有的地理知识,并融入了佛教世界观的空间概念以及唐代实地考察的纪录,逐渐构成了河源这一多元化的空间想象。本文探讨了不同知识框架对唐代河源记载的影响,以及在几幅现存宋代地图上所反映出的相关影响。这类文献资料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古地理知识的深化与演变,以及后代地图上展示河源的更丰富的地图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Deception, in its many forms, is present in families and relationships across the globe. The impact of the presence and discovery of family secrets or deceptive acts on the individual, the family unit, and the therapeutic process, particularly in the field of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 has not been thoroughly studied or discussed. Further, deceptive acts during the therapeutic process may have implications for effective treatment planning. This article defines the various forms of deception and its systemic effects on relationships and on the therapeutic process. Possible interventions to address deception in a family therapeutic setting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5.
出土的唐代墓志中出现了较多的归葬现象:从唐帝国的边缘地区归葬于国家的中心长安、洛阳。唐代国家观念中的天下观与家国观,蕴含着地域观念和家族观念:地域上是对天下中心的王朝核心区的归属与认同,家族上以忠孝方式表达对家国的忠诚。这为分析唐代的国家认同提供了理路。迁葬或归葬这种耗资巨大的行为仪式即唐代士大夫阶层朴素的国家认同的表达方式。分析唐人的国家认同与唐代社会的互动,有助于吸取历史养分,理解影响国家认同的因素,促进现代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6.
One essential dilemma for modern clinical social work involv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cesses taking place inside the self and the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s affecting a person from the outside. The group-analysis approach focuses on four levels of relationships and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group, among others a primordial level of shared myths, archetypical imag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psychotherap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group-analysis therapy with women, analyzing a therapeutic process that used social myths to explore the formative institutionalization processes participants had undergone, thereby expanding themselves, growing, and changing.
Orit Nuttman-ShwartzEmail: Email:
  相似文献   
7.
古朝鲜文化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朝鲜文化有三个来源:一是中华古老的汤谷扶桑十日神话,汤谷指朝鲜半岛东南端观日出测日景之地,也是朝鲜一词产生的人文基础。二是颛顼高阳族团文化,颛顼萨满文化、卵生神话与人工改变颅形习俗影响古朝鲜文化。三是殷商文化,殷商先起于东北并影响东北与朝鲜半岛,古辰国是商族海外属地,箕子所以“ 走之朝鲜”正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8.
9.
汉代为神话传说传播的黄金时代,汉赋以大量的神话传说为创作素材,大胆地役使神人、驾御神物,极大地扩展了神人、神物的范围,提高了人的地位,使其中的神话传说体现出鲜明的外向征服的特征,表现出汉人征服欲望的扩张和征服能力的增强。究其原因,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对外扩张的武功征伐以及对楚辞神话气息的继承与模拟等是汉赋中神话传说形成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上古神话具备了小说艺术最基本的思维特征,主要表现为以叙事为主的"象""事"融合思维、侧 重于工具理性的"情理"融合思维、最大限度地受制于认知性思维的创造性思维等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