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7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85篇
管理学   11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3篇
人口学   47篇
丛书文集   951篇
理论方法论   542篇
综合类   5348篇
社会学   831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664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549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435篇
  2008年   417篇
  2007年   598篇
  2006年   521篇
  2005年   485篇
  2004年   475篇
  2003年   407篇
  2002年   378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roblem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skill and experience of the attendan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outcomes of vaginal breech births, yet practitioner experience levels are minimal within many contemporary maternity care systems.

Background

Due to minimal experience and cultural resistance, few practitioners offer vaginal breech birth, and many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raining programmes recommend delivery techniques requiring supine maternal position. Fewer practitioners have skills to support physiological breech birth, involving active maternal movement and choice of birthing position, including upright postures such as kneeling, standing, squatting, or on a birth stool. How professionals learn complex skills contrary to those taught in their local practice settings is unclear.

Question

How do professionals develop competence and expertise in physiological breech birth?

Methods

Nine midwives and five obstetricians with experience facilitating upright physiological breech births participated i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Data were analysed iteratively using constructivist grounded theory methods to develop an empirical theory of physiological breech skill acquisition.

Results

Among the participants in this research, the deliberate acquisition of competence in physiological breech birth included stages of affinity with physiological birth, critical awareness, intention, identity and responsibility. Expert practitioners operating across local and national boundaries guided less experienced practitioners.

Discussion

The results depict a specialist learning model which could be formalised in sympathetic training programmes, and evaluated. It may also be relevant to developing competence in other specialist/expert roles and innovative practices.

Conclusion

Deliberate develop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may support professionals to acquire elusive breech skills in a sustainable way.  相似文献   
2.
英语口语技能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中很重要的一种技能。要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必须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三方面入手 ,即教师应组织和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应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积极配合老师 ,多说勤炼  相似文献   
3.
爱尔兰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在其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始终追求艺术形式的创新.作为20世纪初现代主义文学倾向的代表人物,乔伊斯在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大胆突破传统,以强烈的文学实验精神将其创作理论应用到实际创作中.以时间、意识和技巧为创作中心,生动展示了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的现代精神气质.本文以其代表作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为实例,旨在从两个方面展示乔伊斯的文学实验精神,即乔伊斯美学理论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以及其现代主义创作技巧在体现小说整体布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加强学生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即英语实用性能力,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新编大学英语》精读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出发,提出教学的新模式CTA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及成果,旨在为中国培养出更多、更高质量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英语专业人才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徐渭虽然是明代文坛的边缘人 ,但却代表着明代文学的一种新精神 ,就是以“玩文学”的方式消解“诗言志”、“文载道”的传统。他的诗文创作既非源自某种使命感或道义精神 ,也非社会的写照或干预生活的武器 ,而是一种游戏人生自得其乐的生存方式。他拒绝崇高拒绝深刻 ,化神圣为笑谈 ,化正经为滑稽 ,在明代文学特定的语境中横空出世 ,开启了晚明“独抒性灵”的诗风与文风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美学方法论的角度 ,以对东西方古典美学艺术本质观的论述为基础 ,结合当前的文艺实践 ,对艺术本质给予了现时代的规定。本文认为 ,西方古典美学和艺术思想的基本特征 ,是以纯哲学和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艺术 ,把艺术规定为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将摹拟、再现、认识看作是艺术的本质特征 ;而中国古典美学则主要是以伦理学与哲学的辩证统一、艺术哲学和艺术心理学相统一的方法观察和研究艺术 ,把情感看作艺术的特质 ,将抒情、写意规定为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东西方古典美学各自在艺术本质问题上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以及当今东西方艺术发展的趋势 ,说明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和探求 ,既不能单纯执着于表现主义 ,也不能固守于理智主义 ,而是应该扬弃其各自的片面性 ,对东西方古典美学的艺术本质观 ,在现时代的规定下进行辩证的综合  相似文献   
7.
陈才训 《南都学坛》2002,22(5):56-61
浓烈的悲情色彩和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混融状态,是汉皇室楚歌鲜明的艺术特色,这与现实政治带来的巨大痛苦、汉代“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楚文化本身固有的悲情因素及楚辞歌乐舞的混融状态、汉代倡乐之风的盛行、充分抒情的需要密切相关。对母体文化的怀恋、残酷的政治现实、汉帝王后妃本身较高的文学素养使他们倾情于楚声歌唱。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为把高校实验室建成开放式的创新实践基地 ,更好地发挥其在教学、科研、生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应加强对高校实验室的硬件建设 ,并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 ,加速提升实验室整体实力 ;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实现实验室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口译教学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言而喻 ,口译以其即席性、情景交融性以及双语高频转换等特征而迥异 于笔译。在教学实践当中 ,通过编辑和使用口译可视教材 ,改革口译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给口译教学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和变化。  相似文献   
10.
林庚白是南社的重要作家之一,研究近代文学的学人往往简单地视林庚白为宋诗派成员,但事实上宋诗不能涵盖林氏一生诗歌的情感内容和艺术风貌。从早年对同光体的追慕到后来对宋诗派的反叛和超越,林庚白对同光体宋诗派理论的内省与改造体现在藉诗写史的自觉性,情绪与情感的现代性以及以社会主义者之身世与怀抱而为诗三个方面,为传统诗词创作注入了新的精神  气质和思想内涵。其五四以后的诗作也显示了旧体形式的诗歌在主动顺应历史潮流,渗入时代精神的条件下的内在生命力和创作实绩,不应为近现代文学研究所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