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0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4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5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448篇
理论方法论   139篇
综合类   2951篇
社会学   209篇
统计学   28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死者无人格权,但死者具有人格利益。为了维护社会利益和善良风俗,我国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对死者人格利益保护也达成了共识。完善死者人格利益应在保护范围、行使主体、法律责任、免责事由及保护期限等方面给予立法规制。  相似文献   
2.
This research note reflects on the gaps and limitations confro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thical principles regarding the accessibility of large-scale data for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CSOs). Drawing upon a systematic scoping study on the use of data in the United Kingdom (UK) civil society, it finds that there are twin needs to conceptualize accessibility as more than mere availability of data, as well as examine the use of data among CSOs more generally.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apparent “digital divide” in UK civil society – where, despite extensive government rhetoric about data openness, organizations face not only the barriers of limited time, funds, and expertise to harness data but also the lack of representation within existing data – we present a working model in which ethical concerns accompanying data utilization by civil society may be better accounted. This suggests there is a need for further research into the nexus of civil society and data upon which interdisciplinary discussion about the ethical dimensions of engagement with data, particularly informed by insight from the social sciences, can be predicated.  相似文献   
3.
依据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理论,从教学环节入手,探讨了英语教学在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策略选择原则及相应英语教学策略,提出英语教学的整体筹划策略、信息输入策略、全息评价策略和重现巩固策略。  相似文献   
4.
沉默权是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之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其价值体现在 :它可以增强辩方的防御能力 ,是形式上保持控辩双方对抗格局的重要因素 ,有利于维护刑事诉讼构造平衡 ;有助于刑事诉讼公正、科学、文明地进行 ;也有助于发现事实真相。沉默权不仅有其程序性价值 ,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对人格尊严的极大尊重 ,沉默权制度是刑事司法中最重要的人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关于元评估     
本文阐述了元评估工作的重要意义 ,并对元评估活动所依据的原则 (客观性、整体性 全面性、综合性 )、应遵循的程序和采用的方法 (元研究方法、系统方法、评价方法、模型方法 )作了系统论述。元评估活动将对提高各级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自觉性 ,推动社会各个领域乃至整个社会与自然界协调而持续的发展作出宝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陪审制度的功能是陪审制度得以存在和延续的理由 ,笔者首先剖析了陪审制度的沿革及其发展趋势 ;进而阐述陪审制度在两大法系中共有的功能 ;最后分别阐述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刑事陪审制度功能  相似文献   
7.
犯罪行为引起的刑事法律关系是考察刑事诉讼主体问题的真正法理基础。国家与被告人作为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刑事诉讼的当事人 ,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不是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故不是刑事诉讼当事人 ,只是发动、支持公法性诉讼的公民追诉人。审判权与公诉权的分立 ,本质上是国家将自身作为自己的对象 ,并在自己(裁判者 )与作为对象的自身 (当事人 )之间建立绝对区分 ,体现了作为公共权力的国家的自我反思节制。其他刑事诉讼主体均不是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按照意志关系或者是国家的代表、被告人和被害人的代理人或帮助人 ,或者是不从属于任何一方的诉讼主体。  相似文献   
8.
比较分析中国、日本、德国、美国、法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事审级制度可以看出我国审级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实际上 ,实行有条件的三审终审制更具合理性。为此 ,我国原有的两审终审制必须加以改革 ,那就是实行以两审终审为原则、以三审终审为例外的民事审级制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总原则与具体细节两个方面论述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基层民意机关的理论设计,并且指出这种设计具有两个显著特点:1.阶级性,2.欺骗性。  相似文献   
10.
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是疑罪从无原则在审判活动中的体现,其性质归属实际上就是无罪判决,为了调和人民法院裁判的稳定性、权威性和裁判的公正性之间的关系,此类判决在撤销或变更上应适用因新发现的情况而恢复诉讼的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