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4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防止了冤假错案的出现和执法中的偏差,充分显示了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也表明人民监督员制度正在走向成熟.但由于这一制度的产生缺乏足够的理论和立法依据,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缺陷.所以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该制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湛忠灿 《云梦学刊》2006,27(5):58-60
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依法对个人(或个体工商户)应税所得额计算征纳的税金。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收第一难,曾经和正在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大量的资金并调节贫富不均。个人所得税虽然近几年有较大力度的改革,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所得税也应该继续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超额保险问题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日益频繁地出现并困扰着许多法律实务工作者,特别是在我国《保险法》对于超额保险规定不够规范的情形下,这一问题就越发显得十分突出。从一起保险案例谈起,结合国外超额保险法律的经验,剖析超额保险制度的法理基础与立法实践,对如何解决我国超额保险制度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之前几次调整的中断是因为当时计划经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其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因为把握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改革性质,选择了渐进式的发展方略。迈入新世纪,改革处于攻坚阶段,我们要清醒地认识矛盾和困难,知难而进,进一步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公平与效率、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制定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项重大举措.<意见>对于加强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政党制度,在理论上有创新,在政策上有新的举措.<意见>的深入贯彻将使我国现阶段的政党制度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6.
基于1978—2011年数据对新疆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消费拉动力进行测算,并引用傅里叶无边界方程,对农村居民劳动力问题提出本地化就业的基本思路,以此拉动收入水平提高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在前人文献的基础上,引入系统科学的方法论,以人本视角为主线,探究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分析指出,居民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较大,提升新疆产业的合理化布局,把握就业人本化,是提高新疆劳动力收入水平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安置制度的现状及完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土地征用现象非常普遍,笔者针对征地过程中的补偿安置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相应的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对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安置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代理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代理制度已经初具雏形,代理人、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基本纳入了法律调整的范畴,但是,从立法体系上看,不协调之处甚多。另外,在我国代理法中,还存在不少原则性较强和可操作性较差的条款。为完善我国代理立法,应确立和贯彻两大法系兼收并蓄的原则,民商合一的原则,立法者强制干预与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相兼顾等原则。当前,应以制定《民法典》为契机,完善我国代理立法,尤其是间接代理制度。《民法典》中的代理法体系可以设计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般规定,第二部分是直接代理,第三部分是间接代理。应当将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共同适用的法律规则安排在一般规定之中,而在规范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时,应以代理关系中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与民事责任为框架进行系统的立法。  相似文献   
9.
农民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寻求生命价值的实现。从家庭生命周期的历程来看,“人生任务”规定了农民在不同阶段需要承担的社会义务及其实现方式,义务感构成了日常生活的驱动力,农民在“人生任务”的实现中获得生命的“圆满”。家本位、代际关系与“过日子”是农民生命价值实现的核心要素,也是理解“人生任务”的关键概念,在实现任务的过程中农民获得了生命绵延感与死后世界的想象,获得了对有限生命的超越,这构成了中国农民宗教意识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与村民自治制度完善问题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中村民自治制度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