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阿伦特的自由观是阿伦特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重要特色或许就是对政治自由的强调。在阿伦特看来,自由并非是人天然存在的某种本质,而是、也只能是政治自由,离开政治以及政治实践得以展开的公共空间,自由就不可能存在,而离开自由的政治也不是真正的政治。从生活必需品和物质必然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过程只是解放,而非自由。自由作为政治概念不仅不能停留在物质解放的层次,而且必须以实践的方式进入公共空间;也就是说,自由只存在于行动和言说领域,而不存在于思想王国或哲学王国,所谓主观自由、内在自由等等,都不是真正的自由。自由也并不意味着安全、舒适、富足,恰恰相反,它需要付出勇气、代价,收获的则是尊严和光荣。  相似文献   
3.
裴钅刑等几位唐传奇作家在塑造磨勒等豪侠人物时,都不约而同地赋予自己笔下的人物具有仁、智、勇的高尚人格。这种文学现象的出现,既与唐代尚武崇侠的社会风尚有关,更与孔子人格观的深远影响有直接的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顾宪成、高攀龙为首的东林学派,针对明末的政治黑暗和学术空疏,讲学议政、急当世之务,提倡学以致用。东林学派开创的经世致用学风,对整个十七世纪的学术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朦胧诗人的创作中表现出明显的英雄主义特征。这种英雄主义以政治狂热与殉道欲望为表征,以充满忧患的人文关怀、怀疑批判的反叛特质、以人为本的理性仰望、永不绝望的理想坚守、敢为人先的勇毅精神、决不屈服的刚硬态度、责无旁贷的承担意识为内质。它源自精英文化的濡染,呈现出让人灵魂震颤的精神高度,在圣洁的殉道献祭情怀中闪耀出终极关怀的光辉,表现出诗性的崇高与悲壮。  相似文献   
6.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著名命题。理解这一命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离知识最远的勇敢美德在何种意义上是知识。论题以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为起点,从亚里士多德的勇敢观出发,上溯柏拉图的《拉克斯》和《普罗塔戈拉》两篇对话,试图从具体文本的文脉中辨析智术师与哲人在美德问题上的异同,进而考察政治哲学与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叶燮在《原诗》中把审美主体的能力构成概括为"才、胆、识、力","识"为基础,"才"为核心,"力"求独创,同时"识"始于"格物"的知性品格,和"力"的实践特点构成"知行合一"的理性认知关系。四者的关系叶氏认为是"交相为济,苟一有所歉,则不可登作者之坛"。  相似文献   
8.
论蒙古族的拇指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拇指崇拜是蒙古族独特的文化现象 ,古代蒙古人神化了在狩猎过程中弓箭手的拇指作用 ,因而产生了拇指崇拜。蒙古族认为拇指是男子汉的象征、英雄人物的化身。同时 ,拇指崇拜与蒙古族尊右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包公是合肥市的重要名片之一,介绍元杂剧中《智赚生金阁》、《智斩鲁斋郎》、《智赚灰阑记》等几个包公剧,从中不难看出包公的胆识与智慧。借鉴包公,我们可以得到鞭策与激励。  相似文献   
10.
《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表,更重要的在于她那种勇敢、坚强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她以不懈的奋斗和追求以及为世俗诟病的贪婪和残酷,书写了19世纪美国南方社会乃至整个美国文化史上的一部传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