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统计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We derive Bayesian interval estimators fo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true positive rates and false positive rates of two dichotomous diagnostic tests applied to the members of two distinct populations. The populations have varying disease prevalences with unverified negatives. We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ayesian credible interval to the Wald interval using Monte Carlo simulation for a spectrum of different TPRs, FPRs, and sample sizes. For the case of a low TPR and low FPR, we found that a Bayesian credible interval with relatively noninformative priors performed well. We obtain similar interval comparison results for the cases of a high TPR and high FPR, a high TPR and low FPR, and of a high TPR and mixed FPR after incorporating mildly informative priors.  相似文献   
2.
根据功能语法中的隐喻理论及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原理,深入地分析了传统英语语法中所罗列的转移否定现象,认为转移否定的原型形式中有两种情况可认为是情态隐喻的结果,且从根本上说,具有认知心理理据。而转移否定的非原型形式,虽然与情态隐喻无关,但是依然具有认知心理理据。为加深学习者的理解,基于汉语语料库分析对比了汉语中相应的转移否定情况,发现只有主观转移否定形式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商品房小区业主自治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业主自治,既取决于积极分子的建设性作用,还受到消极分子的重要影响。消极分子的消极行为表现为低度参与和搭便车、侵占公共利益以及定向打击积极分子等,并产生明显反激励作用,瓦解业主自治。利益调整、社会约束能力弱、低度信任和信息不对称以及社会保护机制欠缺是消极分子反激励作用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应该通过强化行政执法力量介入、完善监督体系和建立组织化保护机制,建构针对消极分子的约束机制,保障业主自治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4.
A common assumption in group testing applications is that there is no test error, i.e., misclassification of a single item or a group of items cannot occur. Graff and Roeloffs ( 1972 ) have proposed a procedure applicable when there is a known probability of misclassification. We generalize their results to the situation where the probability of misclassification depends on the proportion of defective items in the group.  相似文献   
5.
先秦汉语的否定词研究,尤其是围绕"非"的词性的研究一直是汉语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左传》否定词"非"的语法功能和表义功能的分析来看,在《左传》中"非"只能是副词,不可能是系词。与"非"联系紧密的"匪",它和"非"在否定谓语时确实相通,只是使用的阶段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对于否定的研究侧重于形态、句法和逻辑层次.90年代起,语用学也被引入了否定研究,探讨否定的载体和范围,却鲜有从语篇层次对否定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拟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结合图式理论,指出否定不是由句子的成分和句子的表层结构决定,并通过实例分析显性和隐性否定的成因,发现已知语境中可以否定的命题受到图式选择的限制.通过否定对读者已有的图式激活、筛选、兑细、排除、扩展,或者在排除旧图式的前题下,构建新图式,或者进行新旧图式的比较.读者对整个语篇的理解,尤其是对否定的理解,正是通过不断激活,调适或建构相关合适的图式并填充新信息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