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作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胡锦涛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不断为保障和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幸福而奋斗。他的民生观是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当代中国形态,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对于我们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刻阐释和时代回应,有其自身的现实逻辑:顺应新时代我国国情面临的新变化,适用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契合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鲜明宗旨。在新时代,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乡村振兴,要坚持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强支撑、激发农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构建和完善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振兴模式、推动和拓宽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帮助群众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振兴新路子,切实解决农村群众致富难题,确保乡村振兴振到点上和振到根上,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和农民富裕富足。  相似文献   
3.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人类文明形态中的新形态,它是历史、现实和未来相统一的新型概念表达。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回溯历史发展的概念,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为划分依据,可知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历时性考察人类文明形态这一相近概念中呈现,在共时性对比前苏联创造的苏联式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和资本主义创造的工业文明形态的对应概念中生成。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回答现实课题的概念,在中国式现代化维度和中国特色的语境下,它表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本质特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地位、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面向未来发展的概念,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向前发展,需要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现机制中处理好道路与理论、传承与创新、全面性与协调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