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25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志 《老年人》2004,(6):52-53
中国传统的药膳历史悠久。“神农尝百草”,就反映了远古先民开始探寻食物和药物的功用。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烹饪加工而成的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在4000余种常用的中药中,有500种可作药膳原料,其中使用较安全,且味道可口香鲜的大约有60味。作为家庭常用药膳的有天麻、人参、杜仲、茯苓、当归、沙参、陈皮、珍珠粉、冬虫夏草、决明子、天冬、丁香、黄芪、白勺、党参、枸杞子、甘草、麦冬、鹿茸、山药、熟地、灵芝、首乌等。这些“药食同源”的中药,与食物配伍,应用时都需要遵循中医理论,使之作用相互补充,协调一致。中医理论对药膳有着…  相似文献   
2.
毛德西 《老年人》2005,(6):53-53
辨证施补.是指中药养生保健要根据中医理论的原则,辨别出老年人的体质情况和疾病证候.然后再依据其证候来进行中药的补益。辨证施补是中药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和"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中医学理论博大精深,居于中国古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也同样蕴含着"和"的美学观。"和"是中医学理论中不可或缺的理论精髓,从中医的起源到四气五味的调和,从阴阳和合的理论到中药组方之君臣佐使,无不体现了"和"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4.
王倩 《百姓生活》2012,(1):78-78
正骨骼是人体的支架,206块大小不一的骨骼各尽其能造就了人体的骨架,使得人体能够被完美地支撑起来,并进行一系列活动。一旦骨骼出现状况,就表示人们的健康亮起了红灯。现代都市白领人群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高,又经常面对电脑使身体长期  相似文献   
5.
种世 《百姓生活》2012,(10):73-73
夏末秋初,气候依然炎热,但湿度已经开始下降,早晚跟白天的温差也拉大了。按中医理论,现在正处于“阳气日衰,阴气日重”的季节过渡期。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你曾经时髦地戴"法藤"治疗颈椎、喝左旋肉碱咖啡来减肥、恶补过胶原蛋白甚至抽电子烟来戒烟……不好意思,下面的内容会让你扫兴。纳米、基因、生物频谱……越来越多"高精尖"的技术词汇,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甚至商品里。这让公众在感受到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不由得令人产生怀疑。现在科技果真会如此之快地投入商用吗?或者这些产品,都只是披着科学的外衣?很遗憾,这些看似科技感十足的商品,多数都是伪科学。有的只是借用流行的概念,有的则是颠倒黑白。这就要消费者看到一些"神乎其神"的商品时擦亮眼睛,看清楚它们究竟是真科技还是伪科学,以防跳入商家们的"科学"陷阱。  相似文献   
7.
李然 《领导之友》2012,(10):51-52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阐释中医理论体系的典籍,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黄帝内经》的成书并非出自一人之手,也不是同一时期完成,它较全面地反映了汉及其以前整个中华民族科学实践和科学认识的成就。《黄帝内经》奠定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之上,是中国古代养生文化的集大成者。它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总结了先秦时期医药学丰富的实践经验,集先秦诸子理论及医药学实践之大成,形成了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社会进步和市场经济体制带来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模式的深化改革和多校区办学的实践等,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任务艰巨,信访工作已成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构建幸福校园工作的重要内容,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笔者所在单位将中医药理论运用于高校信访工作,借以指导高校信访工作时间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老年世界》2009,(8):42-42
中医认为“百草回芽,百病发作”,就是说,春天容易旧病复发。春天由于温暖多风,适宜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再加上春归大地,人们心情比较放松,生活起居、饮食可能不太规律,“春天上火”与这些都有一定的关系。此外,中医理论认为,春季肝气最旺,所以到了春天,凡有肝阳上亢的人,特别容易出现头痛、眩晕。此外,肝气旺会影响脾,  相似文献   
10.
肝在中医理论中的功能主要是调节情志、调畅气机、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以协助脾胃的运化;另外,肝还有藏血的功能,即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要顺应春天的升发之气,养肝护肝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松心情,舒畅身体。此外,配合一些补肝解毒的饮食。一定要多喝水,促进身体毒素排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