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4篇
社会学   1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族刺绣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但由于受传承方式等的影响,苗绣有濒临失传危机。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强化苗绣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情系花鞋垫     
不知何时,曾一度冷落的绣花鞋垫,如今又出现在街头巷尾,遍布于侗乡的地摊铺店。心灵手巧的女人们,在绣鞋垫之前会先用浆糊把碎布条粘贴几层打好底晾干,按鞋子大小尺码剪成鞋垫,再糊上一层白底方格细布作面子,描上花鸟鱼草图案和一表达美好祝愿的短句字样。然后,开始在上面飞针走线、刺图绣景。小小的一双花鞋垫,不知蕴藏了多少女人的心情故事。她们针里藏着情、线里绕着爱,姹紫嫣红,风情万种,情深深意浓浓,针针线线,缠缠绵绵……过去女人绣鞋垫多半是为自己和家人或馈赠给挚爱亲朋。而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商品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开始把…  相似文献   
3.
刺绣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所表现的文化性及由此延展的艺术性 ,有着巨大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文章从多个视角来看刺绣的各种层面 ,从文化性、艺术性等方面展现刺绣丰富多彩的个性  相似文献   
4.
"我们一直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自豪,却一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而困惑。千年的文化需要融入现代创意才能更好地传承,只有将其产业化才能更好地发扬。"在"意大利中国文化年"上,一位华人在看到NE·TIGER之后高兴地说,"今天我终于看到了这种传承"。2011年10月21日,引人注目的意大利中国文化年在罗马再度拉开了序幕。中国品牌,NE·TIGER应邀参加了在意大利的中国服饰展,不仅获得了两国政府代表团和当地观众的高度赞扬,还获得了由北京和罗马市政府颁发的中意文化使者勋章。NE·TIGER此次特别甄选了  相似文献   
5.
周艳 《中国扶贫》2016,(20):95-96
43岁的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关村村民吴桂玲边忙活着手里的刺绣,边兴奋地介绍情况:"我跟着宁夏'绣娘'赵秀兰师傅学徒已经5年了,去年我的一幅风景绣品卖了1.2万元呢!家里刚买了货车,在外打工的丈夫也回来搞运输,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  相似文献   
6.
解构主义对现代服饰设计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极大丰富了现代服饰设计的表现手法.解构主义通过堆砌、反讽、拼接、变异、镂空等表现手法,将时空概念模糊化,重新表现不同时期、民族、地区、流派的风格.通过消化和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实现艺术表现的最大可能.苗族刺绣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正是解构主义应用于现代服饰艺术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文基于解构主义视角就苗族刺绣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旭 《今日辽宁》2014,(5):62-63
一项项民间技艺如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散落在乡野间的每个角落,经过岁月的打磨,散发出温润的光泽.而作为非遗工作者,就是那些采撷珠宝的人,要将它们一一串联,使其绽放更为动人的夺目光彩.2013年的初夏,我和同事们来到朝阳,找寻那颗遗留在深山里的珍珠——朝阳民间刺绣.  相似文献   
8.
2012年7月28日。在由尼勒克县党委、人民政府主办,尼勒克县妇女联合会承办的“尼勒克县万人同绣柯赛绣活动”中,10494位绣娘在尼勒克县城、喀拉苏乡中心学校、喀拉托别乡赛马场等三个会场展示以钩绣、十字绣、毡绣为主的柯赛绣技艺。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现代面料设计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针对面料设计出现的新要求,创造性地将中国画元素引进面料设计中,并在面料工艺处理、褶皱处理和拼接处理中,成功加入了中国画元素.通过分析中国画元素在面料设计中的优势,表明了中国画元素的借鉴和应用将成为未来面料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郝浪 《百姓生活》2014,(1):46-47
昔日绣娘,如今成了创业明星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自古拥有苏绣之乡之称的江苏苏州镇湖,是苏绣的发源地。镇湖刺绣的兴起,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盛产蚕桑有关。镇湖地处太湖一隅,交通不便,农闲时,心灵手巧的镇湖女人纷纷拿起银针、丝线,刺花修被,贴补家用。镇湖刺绣来自民间,源于生活,历史上的镇湖刺绣,大都以日用绣品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