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楹联是贴挂在门柱上的对联,因其是展示于门外供人观赏的作品,因而更具有社会文化性质与公众性的审美作用。所有对联的体式皆以格律诗的平仄文字相对仗,并在上联句尾以仄声字起,而下联句以平声字收尾,构成严格的律诗联句,属于文学诗类中遵格律而不押韵的联句诗。因此不仅在体式上是诗,而在许多名联内涵的意指上,又特具主体的理性与情思的寄托与评量,特别引人关注,多是抒情与叙事合为一体并展示于外的诗。绝大多数对联字数较少,更见律诗惜字如金的精到。楹联是中国古今相续的民族文化,作联则最需要有中国传统的文化素养和写近体诗的文化修养功夫。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是古人生存方式的话语形态,我们要在把握古人生存状态中理解其音乐美学思想,获得生存智慧,并依据现代生存的需要去选择、甄别、生成新意,为现代音乐生活提供有意义的美学观念。我们的音乐创作观念,要按系统论的观点看待各美学思潮的共生和张力,重视李贽情感论和儒家社会责任意识的协调,抒发追梦时代的壮志豪情。  相似文献   
3.
诗意清明     
海燕 《山西老年》2014,(4):53-53
又至清明,凭吊故人、遥寄哀思,悲戚戚,意绵绵,泪涟涟,无限情思满心田!唐朝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  相似文献   
4.
东波词新变的实质是对词的审美品位的提升,而东坡提高词品的本质方面,是对词的情思品位的提升.他不仅拓宽了词的表情领域,扩大了词的情感容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写出了情感的质量和品格.他以深刻的情感内蕴、博大的情感气度、清旷的情感格调以及高卓的情感智慧,为词体更好地发挥抒情功能指出了"向上一路".东坡词在审美品位上的独立高标,为词体文学地位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论曹丕赋     
曹丕“妙善辞赋” ,是魏晋时期辞赋创作较多的作家之一。其辞赋或叙事 ,或咏物 ,或写景 ,题材广泛 ,而都以抒情见长。“便娟婉约 ,能移人情” ,这是曹丕赋的总体特点。这固然与其浓厚的文士气质有关 ,同时也是动乱时代的投影。  相似文献   
6.
“最美小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是的,夕阳柔美、平和、安详、灿烂,携落日余晖,织满天羽锦,在自在中点染黄昏,在静谧中燃烧自己。她于默默中幻化出人生的壮丽,于悄悄中演绎出生活的凄美。一抹就是一首诗,一道就是一幅画。当夕阳绽放出她特有的瑰丽,会比朝霞更加璀璨,当落日喷薄出她最后的余晖,会比黎明更具诗意。因此,她倍受文人骚客青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是诠释了人生的缺憾吗?  相似文献   
7.
鹳雀楼情思     
鹳雀楼始建于南北朝后期,当时北周与北齐在山西蒲州,即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形成了军事上的对峙。北周大将军宇文护为了防御对方,在蒲州城西门外筑起一座高楼,用作军事瞭望台。因为时有鹳雀栖息其上,故冠名鹳雀楼。在苍茫辽阔的三晋大地上,兀地有这么一座孤高耸立的楼宇,下瞰黄河水流,便成了历代文人雅士登高望远、抒发豪情逸致的好去处。数百年间,留下多少雕章镂句之作和脍炙人口的名篇,最负盛名的当数文字极其简洁、内容更是通俗、意境最为开阔的王之焕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8.
自西方美学理论体系和知识谱系输入中国以来,美学就开启了其中国化历程。吕澂从“美的要求”出发,倡导建构一种“全体的美学”,为美学中国化定了基调。然而,“五四”反传统的时代文化心理和东西方在形而上学上的分歧,阻碍了其与中国传统哲学及审美经验的融通与结合,美学中国化一度陷入了困境。直到朱光潜“情思融会”说的提出和朱鲁之间“静穆美”之争的发生,美学在经历了从美学观念的接受到辩证思维的引进、再到与本土形而上学的接轨三个阶段后,才初步完成其中国化历程,并走上了理论阐释与创作的艺术展示交叉整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明代闺秀词人书写了其在男性世界中为人女、为人妻以及为人母等不同身份的多元情感体验,表现了明前词中所不曾有的真正的女性情思与女性美感特质。同时,也从理论上提出"诗故非大丈夫事"这一新的观点来肯定女性的写作权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书写"。他们的出现,改变了明前女性词主题单一、性别色彩不够鲜明的局面,把女性词的写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女性词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车票情思     
谢汝平 《社区》2010,(11):51-51
我喜欢收集车票。但凡自己使用过的车票,不管是以前那种硬纸板的老式车票.还是现在带电子防伪的电脑打印票.都会放在一个小盒子里珍藏。车票于我,不仅是一段路途的凭证,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有着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