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735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82篇
人口学   37篇
丛书文集   207篇
理论方法论   146篇
综合类   717篇
社会学   329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秘书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主要指存在于部分秘书身上的晋升快、越权干政、贪污腐败和领导权力掮客等负面现象。其实“秘书问题”与领导问题息息相关,与领导权力寻租、权力失控有密切的关系。要解决“秘书问题”,可从加强领导权力制约和运行监管、健全秘书使用监管机制、培育秘书信念道德三条途径入手,关键是有效制约领导权力。  相似文献   
2.
田家英,1922年生于成都。1948年8月起担任毛泽东的秘书。解放后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主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秘书、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等职。1959年庐山会议上受到冲击。1966年5月22日下午,他被勒令停职反省,交清全部文件,搬出中南海。第二天他即自缢而死。此文系叶永烈采访田家英的夫人董边后所作。  相似文献   
3.
专业社工时代到来,如何运用社工理念使民政工作更加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是所有民政人面临的共同课题。为此,本刊特约请全国部分省市区民政厅(局)长来做客,结合当地的实际谈谈未来社会工作的发展和走向。  相似文献   
4.
秘书问题是一类序贯观察与选择问题,本文描述了一种动态的信息搜索与决策过程,其问题实质是决定何时停止观察选项、而不是哪一个选项被选择。解决秘书问题的策略有1/e法则、苏格拉底法则、以及数数法则等,它们分别要求对决策者不同的认知与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辅导员按照"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制度的建立有其深层次的现实意义.本文从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制度的概念入手,阐述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制度建立的意义,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资格制度建立的思路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在调研工作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领导所布置的调研题目并不十分理想,有的甚至“有误”。如向上级汇报准备材料,领导交待的调研范围与其要听取的情况存在着某些“缺口”;为市里召开会议做准备工作,授予秘书人员的调研任务题目“过窄”,忽视了不应该忽视的内容:还有为领导撰写会议材料,所受之“命”反映的不是本地最突出的问题等。那么遇到这些情况该如何对待呢?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导航者,学习成才的指导者,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学生权益的保护者,在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维护高校稳定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新形势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辅导员职业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浅谈秘书人员的职业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行各业都需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秘书人员也不例外。在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对秘书人 员职业道德的要求应更高、更严。新时期秘书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有六个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我们的青春热血、理想和追求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祖国的广阔天地。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陆续返城时,我们这些当年热血沸腾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们一下子成了城市里安家立业的困难户。最令人感到不平和辛酸的是,都已人到中年即将步人老年的我们,如今上有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小孩需要念书,可由于下乡插队农龄不算工龄,我们的工资级别、住房、培训、福利待遇等都将从零开始,这就使我们陷入经济困窘之中。下乡的农龄算不算工龄,这个问题解决与否,直接影响数千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知青有1700多万)及其家人的生活乃至生存问题。在这种情境下,我与几十名知青战友找到当时就职于湖南株洲湘江机器厂办公室秘书的肖芸(她文采很好,曾在湘潭地区乡下插队时曾担任过连队秘书,尤其擅长撰写反映知青生活、思想情况的报告)商议,恳请她代表大家就农龄问题给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写一封信。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