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2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71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福成认为日本酷慕西法,中国当鉴之;日本骎骎相侵,中国当防之.中国防范日本需真自强、行外交和护朝鲜.  相似文献   
2.
论王韬的“天下一道”观@邵燕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200062~~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人民版高一历史》在谈到明清科举制度时,用一句话作了概括:明清的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这种评价是很不全面的,虽然从八股取士开始施行起,就不断有人对其提出批评,至清末维新变法,人们对于它的抨击更是尖锐。明清科举制度确实也弊病多多,但作为今人,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绝对不能因此而彻底否定它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灰色模型在GDP预测中精度较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等维新息递补GM(1,1)幂模型的预测方法.为反映数据的非线性特征,在GM(1,1)模型的基础上引进拓展的非线性GM(1,1)幂模型;进一步利用最新信息优先的原则,建立等维新息递补灰色幂模型.将改进的模型应用到我国“十三五”时期GDP的预测中,验证了此模型在拟合和预测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刘兴豪 《云梦学刊》2009,30(2):83-85
维新报刊在其特定历史环境下,发挥了舆论先导的政治功能:维新报刊是政治变革的“喉舌”,是监督政府、议论朝政的舆论利器,向读者宣扬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 ,张荫棠查办藏事、筹设新政期间 ,撰写、颁行的《训俗浅言》、《藏俗改良》倡言维新的社会伦理道德 ,在西藏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提倡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移风易俗 ,体现放眼世界、维新改良的进化论思想 ,具有维护国家统一 ,反对“西藏独立”阴谋的鲜明的爱国主义性质。应对这两篇维新改良之历史文献予以新的解读 ,以揭示历史的真实内容。  相似文献   
7.
光绪皇帝从小接受了十二年的儒家思想的教育,对"三纲五常"、"礼"、"孝"思想深信不疑,儒家的教育使他有做开明君主的责任,有纳谏求贤的认识,但是受儒家思想的毒害,光绪皇帝的维新思想是推行开明君主专制,而并非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  相似文献   
8.
维新变法时期,由于维新派对女子教育的重视,女子教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女子获得了受教育权和留学教育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妇女自我解放意识的初步觉醒,开创了中国妇女自我解放的先声。  相似文献   
9.
西周之初,统治者吸取殷商末年暴政失民,早坠"天命"的教训,对政治法律制度等进行了"维新".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对政治法律思想的"维新".周人对天命观的改造,并因此而提出"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政治纲领,是对当时社会变革的积极反应,同时也揭开了中国"德政文化"的序幕.  相似文献   
10.
吴趼人文化观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趼人文化观的构成是多层面的 ,从其发生和发展来看 ,它以体认“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为起点 ,以接受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派的思想为中介 ,在吸收和批判西方文化思想的过程中 ,表现出对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回归。在探索中国未来的道路时 ,其文化观的形成与中国社会各种思想的交锋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且是其小说创作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