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3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奇异的青蛙     
钴蓝箭毒来自南美洲的苏里南,它们的皮肤含有高浓度的毒素。钴蓝箭毒住在雨林里的溪流旁,却不擅长游泳,而是生活在陆地上。巴西果箭毒有一个有趣的习性,它们在巴西坚果的壳里产卵,故得此名。  相似文献   
2.
8月的一天,福建省省长贾庆林等省领导一行看望了被称为“王”的全国牛养殖大户陈梦麟。省长称赞他敢叫牛唱富歌的创业精神。陈梦麟原是该县旧镇镇粮站的职工,1986年开始养殖牛,连续二年,获得成功,于是他认定了这条  相似文献   
3.
本本文介绍了野生人工驯养的原理与方法。把驯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引种、驯化、归化。对野生生存的人工生态环境进行了模拟设计,建立了能使“死饵活化”和野生食性转变的驯化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湘西棘腹繁殖生态的初步研究结果。棘腹多数在3月中、下旬出蛰,5月至8月为每繁殖期,6月至7月为繁殖盛期。同时,对棘腹天然产卵场及其环境条件、第二性征与性成熟年龄,怀卵量与成熟系数、生殖行为和卵群形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所获得的资料,为人工养殖棘腹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靠本民族自身的纵向积累与进步,及其与世界各国外来文化之间的横向交流而得以发展壮大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倡世界文学理想。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与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与库切,其作品《》与《耻》均通过描写生态环境现状中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冲突与融合,折射出社会现实与人文关怀。莫言的《》,通过讲述作为乡村医生的"姑姑"所推行的新法接生与计划生育,反映新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的故事,实际上却是批判性话语的婉转表达。给政策执行者与政策约束者以启示,对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又具有人文关怀的生存方式的反思与探索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同样,库切的《耻》通过描写大学教授卢里因绯闻被学校开除和女儿露西在农场被黑人强暴的事件,展现了殖民主义给新南非人民带来的身心痛苦与生活困境。同时,前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也都在努力为后殖民社会的和谐重建、友好共存寻找一条新的出路。本文试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学寓言性的视角浅析莫言的《》与库切的《耻》中关于人如何救赎的问题。采用詹姆逊的寓言理论试图阐发作品中隐含的文化意蕴,将人的罪恶与救赎和意识形态批判结合起来进行考查。从莫言的《》与库切的《耻》故事表层上看,均表现了人们的赎罪心理,两部作品具有深刻的寓言性。詹姆逊关注寓言对当代的作用,而小说《》与《耻》则通过讲故事给人以启示与反思,人们都在共同努力为民族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有益的尝试。同时,对当代世界范围内的文学与文化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雅哲 《现代妇女》2014,(3):144-144,146
》是关于新中国六十年生育史的魔幻历史主义小说,通过乡村妇科医生姑姑的一生向我们展示了以姑姑和蝌蚪为代表的一代人的纠结、复杂、充满罪恶感的内心世界。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文本中出现的身体与身体化意识的类别与模式,探讨它们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被分解、规训;同时通过研究身体在社会的的生活形态与文化表现,了解作品要表现的文本对生命的敬重和悲悯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7.
血战吃人蛙     
《阅读与作文》2014,(7):24-26
科学考察队一行7人被怪围困,怪向人们喷毒,使人致瞎或乏力,然后再包围啃食,人们用火攻、木棍、匕首都无法阻挡怪的进攻。最后动用了直升飞机,才逃出口。但已付出了惨重代价。人们再寻怪踪迹时,怪却失去了踪影……  相似文献   
8.
作者莫言希望读者读过《》后,能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小说中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围绕幼小生命的孕和育交织在一起的,有的为生而死,有的为生而生。小狮子属于后者之一。她是莫言笔下又一个典型的矛盾性人物,愚忠姑姑计生事业与哺育一儿半女的渴望,对母亲身份的向往与能力缺失的遗憾都不可避免地使她的命运融入些许悲剧色彩。但是,小狮子又是书中唯一一个艰难圆梦的女性人物,她通过代孕成功地当上了一位"母亲"。对小狮子形象的解读,有利于揭示一个特定时代中个体的希望与无奈,展现计划生育政策前后一帧帧鲜明丰满的农村百态,进而引起读者对历史变迁带来的有关生与死的人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棘腹蛙性腺的发育与周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湘西棘腹的性腺发育与性腺成熟系数的季节变化。实验材料来自204只幼和成(其中雌122只,雄82只)。卵巢的发育可分为6期,雌性的性成熟年龄为3年;精巢的发育可分为5期,雄性的性成熟年龄为2年。每年的5~8月为棘腹的繁殖季节。同时,在文章中也描述了发育各期生殖细胞的主要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0.
饥饿与恐惧历来就是作家创作的源泉,只因伴随而来的沉痛、苦难以及现实的挣扎都是对生命的挽歌或者涅槃,《》就是这样一部内容深厚的作品。作家莫言的小说《》立足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大环境,立足于高密东北乡的计划生育现实,立足于一村一乡的由于计划生育所带来的生命变迁。由底层叙事所衍生出的死亡阴影,由乡村记忆所牵出的动物恐惧,最终都回归于人类深重的自我解构之中,从而使主题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