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畜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还很不到位。文章总结了我国畜产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并介绍了国外畜产品安全监管的现状,通过比较找出我国监管的不足,从而进一步加强我国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青岛万福畜产品出口创汇示范园是青岛万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青岛市人民政府、莱西市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1998年春开始投资筹建的。园区以发展高效、创汇畜牧业为目标,以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为主线,通过引进英国PIC公司的优良品种猪,建立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示范基地,带动农民通过科学养猪走上致富之路。经过3年的建设,目前,园区已建起了饲料生产、优良品种猪繁育、商品猪育肥、疫病防疫、疾病控制、宰杀、深加工于一体的产业化生猪生产体系,2001年,园区实现销售收入1.936亿元,实现利税2462万元,创汇1000多万美元,为推…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也是畜产品的供应大省。近年来,河南的畜牧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活体畜产品品种丰富,但对活体屠宰的监管力度不够;畜产品的疫病监测手段落后,防御体系不够健全;动物饲料中添加有违禁药物;畜产品中兽药残留成份超标等。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对畜产品进行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病疫检测手段落后;畜产品的生产加工商对饲料影响畜产品安全的认识不够;屠宰厂不规范、卫生条件差,导致了畜产品不安全因素的存在。所以。加强畜产品安全宣传,提高思想意识;完善对畜产品安全养殖、生产的全程监管;运用科技手段,加大对畜产品重大疫情的检测与防治: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实施标准化生产等是防控河南省畜产品不安全因素产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朱相正 《现代妇女》2014,(4):216-217
尉犁县坚持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出发点,依托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牧业专业化合作组织提高农牧民素质;依托科技加快畜禽品种改良,不断调整和优化畜群、畜种结构,努力提高牲畜出栏率、商品率和母畜比例。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情》2009,(1):I0007-I0007
图表说明:四川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涨幅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步入上行通道,到今年一季度达到历史最高点,二季度开始回落,三季度和四季度由于以生猪为代表的畜产品价格下降使全省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涨幅回落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何崇 《青海统计》2009,(3):35-36
据全省630个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农产品生产价格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我省农产品生产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但价格指数逐季回落,个别品种价格还出现了下降的趋势。2008年,我省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为114.93,比上年上涨14.93%。但分季度看,我省主要农畜产品价格从三季度开始呈现逐季回落的态势。一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132.97,二季度138.14,三季度121.55,四季度114.93。分品种看如下:  相似文献   
7.
畜产品消费在中国居民生活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我国当前畜产品消费情况、影响畜产品消费的因素以及畜产品消费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未来畜产品的消费趋势,即:畜产品消费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畜产品质量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畜产品总量需求潜力巨大;对加工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8.
9.
10.
李喆 《四川省情》2021,(5):11-15
新中国成立前:四川是关键的大后方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从农业发展的要素条件看,具备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用水充足、气候条件适宜等优势,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经济作物种类众多,是畜产品的重要基地。1938年,四川粮食产量1797.5万吨,棉花3.7万吨。十四年抗战期间,全国大批军民迁徙到四川,许多机关、学校也搬到四川,四川在保证军需、调节民食,稳定物价、安定大后方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