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南岳衡山人文旅游文化资源及深度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建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
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南岳衡山形成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即南岳衡山人文旅游文化.这些文化的内涵,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深刻影响,而且显示了南岳文化的地域特点。丰富多彩的南岳衡山人文旅游文化资源有其宝贵的开发价值。领导重视、全面规划、培养人才、推出产品、扩大宣传是南岳衡山旅游业迈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3.
南岳衡山宗教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宇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3):20-23
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宗教历史文化,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宗教建筑和文物古迹.本文在剖析了南岳衡山的发展宗教文化旅游所存在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威胁,并进行了深入的发展战略分析,提出了南岳衡山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和假设,对其进行市场定位和目标市场选择,拟定市场促销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南岳衡山为五岳名山,秀美的自然生态景观与博大精深的人文资源交相辉映,是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文章从南岳衡山本底旅游形象出发,进行分析与评价,由此确定其旅游形象定位的策略与原则,提出"寿岳独秀"的新旅游品牌形象,以提高其旅游竞争力与感召力,促进其旅游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周于飞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120-122
南岳衡山祭祀文化起源于先民对山川的原始崇拜,虞舜时期开始最早的祭祀活动,到隋代对南岳的祭祀成为定制常礼,开始建庙祭祀,唐宋朝形成高潮。明清两代皇家祭祀活动尤其繁盛。南岳祭祀文化体现了我国宗教与政治合一的祭祀传统,不仅是南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起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衡山方言与普通话声韵调的对应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衡山方言过去不太为方言研究者所重视,以为它是长沙与衡阳之间的过渡性方言。其实它和周边地区的方言有明显的差异。通过详细分析它与普通话声、韵、调的对应关系,便知它在声腔各部分之间开合,升降的幅度小一些,没有卷舌音,鼻音较重,语调低沉,发音短促,因此衡山人说话和读文章的语流速度比较快。 相似文献
7.
昌晶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8-21
南岳衡山宗教旅游资源丰富、宗教文化源远流长,但其宗教旅游还存在层次挖掘不够、时空发展不平衡、接待人员杂乱以及市场影响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对南岳宗教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南岳的特色旅游资源,寻求制约南岳宗教旅游产品开发的瓶颈,并从挖掘文化内涵、整合资源、缓解供需矛盾、提高接待水平、重视市场定位等方面提出其深度开发策略,力求提升南岳衡山宗教旅游的品牌形象,促进衡山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态旅游是一种全世界极力倡导的新兴旅游形式,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南岳衡山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品位别具一格,具有开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南岳衡山如何因地制宜地设计生态旅游产品进行探讨,并设计"寿岳祈福求寿之旅"等5条生态旅游专线,开发"祈福求寿游"等6种生态旅游产品,提升南岳衡山品牌形象,促进其可持续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组成的中华五岳,在五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中从山岳自然崇拜逐步演变为国家祭祀制度以及多种文化的主要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其中东岳泰山已于1987年成为 相似文献
10.
衡山方言的人称代词用变调的形式直接领属亲属称谓名词,这种形式应该不是“屈折变调”。通过对衡山方言人称代词领格变调现象中音义互动关系的描写和分析,可以得出衡山方言人称代词领格变调的实质是“人称代词”与“屋”(义为“家”)发生语流音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