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3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斌 《殷都学刊》2010,31(3):102-105
名僧喜欢佳山水,自晋已然。东晋后期庐山高僧慧远三十余年迹不出山,多次游览山中美景,同他的一群信徒咏唱和描绘山水景物,成为早期山水文学创作的重要力量。慧远的《游石门诗》、《游庐山诗》、《庐山记略》,是东晋山水文学的佳作,是了解晋宋之前庐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宝贵资料,在中国山水文学史上产生过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东晋著名文人刘遗民是中国佛教史和文学史上的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也是早期最有影响的佛教居士之一,他曾为慧远大师的莲社作《立誓愿文》,因此在中国净土宗中很受重视,他的形象也在后世的不断塑造中日益高大,最后被立为净土宗居士初祖。  相似文献   
3.
大同地区在东汉和东晋时期就有寺院和佛教僧侣的活动。大同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应为建于东汉时期的通光寺。东晋释道安和慧远等高僧在浑源龙山的弘法,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划时代和里程碑的意义。著名的悬空寺有可能始建于东晋时期。大同佛教史应该引起史学界和佛教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谢灵运与慧远交游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灵运是晋宋之际的名士兼佛学家,慧远乃庐山高僧。谢灵运“志学之年”便崇拜慧远,发愿“希门人之末”,而且也曾游庐山,见慧远,为檀越,凿池筑台植白莲,应邀撰《佛影铭》。其庐山情结不为不笃挚,但“诚愿弗遂”,最终没有成为慧远的弟子。他与慧远的交往情形比较复杂和特别,若即若离的深层原因乃在于谢灵运诸端“心杂”的个性与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5.
东晋高僧道安信仰弥勒净土,而其弟子庐山慧远却信仰了西方净土。论文从慧远的佛教活动的性质、政治态度、经历和性格志趣,以及他对禅法的自觉探求和思想上深信无常说、神不灭论、因果报应说等方面,分析了慧远信仰西方净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鸠摩罗什和慧远的论争、僧肇与刘遗民的书信往来以及罗什、僧肇与道生的维摩经注疏实质上属于一个系列的往复论争,涅槃"有"与般若"空"的义理论争从鸠摩罗什来华至《泥洹经》译出之前就一直没有消停过,这种论争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思想讨论事件,而是有着独特的僧团背景和文化对抗成分。  相似文献   
7.
慧远是东晋中后期继道安之后的一代佛学大师。他深居庐山,却能审时度势,勇于创新,除了佛学理论体系外,在佛教的诸多方面如恪守戒律、讲经说法、终极信仰、扩大像教等对其师道安有重要的突破和超越,一举成为整个佛教丛林当之无愧的领袖。  相似文献   
8.
赵翔 《兰州学刊》2013,(5):88-92
慧远将佛教的世界观融入到山水审美中,追求在山水中体悟佛教的真理,形成了成熟的佛教山水审美观。在这种审美观中,佛教以无限为真实的世界观和时间性的心灵构成将主体建构为动态的生命,将云气、声响等无确定相状且具有终结感、虚幻感的物象塑造为山水景致中的前景和被关注的焦点;同时,山水审美活动也被展现为在纵深空间中进行的探索发现式的持续性进程。慧远的山水审美观通过对谢灵运的影响,不但改变了山水诗的审美方式、形式结构和诗境特征,更改变了山水诗深层的世界观和心灵构成。因此,宋初山水诗的兴起不仅意味着诗歌题材由玄言到山水的转换,更意味着士人精神结构和生命感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在<大乘大义章>中,慧远与罗什对"极微"的不同理解,不仅表现出二人不同的宇宙观、本体论,也显示出印度佛学传入中国后,中观学说与"极微论"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背景下的交锋、以及在印度佛学中国化过程中,中国佛教学者对于"毕竟空"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10.
早期中土佛教的一个常见主题是禅智并重,慧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寂智"论,这亦是其整体"法性"思想中的一个重要佛学观."寂以行智"是慧远寂智范畴中最为重要的思想命题,寂与智的对应可视为实修中的禅定与观照中的了达智慧之对应.慧远的理念是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因而,"寂智"论中一个极有意义的概念是"照",照是般若智的直观之运用,它是一种整体直观或直接体认佛法的智"用";故慧远倡言"禅智之要",亦是"照寂之谓",并得出了"照不离寂,寂不离照"的结论.当禅借助般若智达到"寂"的极致境界,智"照"的功用与视域亦得到扩展,最终,"寂以行智"亦即获得佛教中了达的真实智慧之路.作为对般若种智寂(虚)而能照(观)的一种理论解说,虚寂而能"圆照",照寂相济论实际上就是慧远独特的"寂智"观的基本内涵.总体上看,慧远的"寂智论",是基于其自身学养而使佛学契合于中国人根器的一个思想中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