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用,没用     
【正】冯唐评论另一作家的书时说:码字是一种无用的手艺,在这个必须有用的时代。格非在自己刚出版的长篇里,借男主人公的嘴也说:竭尽全力的奋斗,不过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无用的人。男主人公是诗人。当然,两位作家的意图都是先抑后扬,目的要反衬文字的魅力和魔力,甚至要强调文  相似文献   
2.
长篇小说《面纱》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文化尤其是道家思想对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创作的影响.道家学说是一门充满生态智慧的自然学说和社会学说.毛姆在《面纱》中对道家思想的生态智慧所做的理解和阐释,折射出毛姆是一个蕴含生态思想的作家,他渴望并追求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代表作《人性的枷锁》的主人公菲利浦是个成功的艺术形象。用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透析这个形象,发现“补偿机制”和“自卑情节”在他的身上都有明显的表现,产生了深刻影响。这是一个战胜了人性的弱点和自卑的斗士,他的生活,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对一切人都是有教益的。  相似文献   
4.
<正>幸福,或许可以这么定义:让每一天按照自己的方式,都过得心满意足。亲戚的儿子5年前大学毕业,刚出校门就考上了公务员,很是得意了一阵子。最近他看到做生意的同学买房买车,受了刺激,觉得当公务员收入不高、前途有限,便动了辞职创业的念头。但他拿不定主意,下不了决心,便逢人就问:创业好,还是当公务员好?我觉得这问题他应该问自己,别人没办法替他回答。如果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想要什么,别人又怎么替他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英国作家中,毛姆的作品最具异国情调。他凭借丰富想像力所构设的艺术世界,显现着浓郁的域外风情,同时也呈示着那种以欧人心态观照异国的文化视角。他来中国追寻的是古代的荣光,昔日的绚烂,因为他心目中的中国是在汉唐盛世甚至是在庄子的《秋水篇》里。透过他那画屏上的古典中国形象,我们也看到了西方文化优越感心理作用下的傲慢与偏见。  相似文献   
6.
毛姆是20世纪初期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他一生著作颇丰。《在中国屏风上》是他的一部有名的描写中国之行的著作。本文通过仔细分析这部著作中的"中国形象",认为《在中国屏风上》的"中国形象"只是作为一种"他者"的投射,里面传达的是英国人自身的观念、价值和审美倾向,并不是真正的中国;并且从政治、经济以及毛姆个人的角度详细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气质和创作方法体现于作品中,与英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现实主义文学有着许多暗合之处,显而易见张爱玲小说或多或少地受到这种文学的影响,与毛姆、威尔斯、劳伦斯、萧伯纳等有着微妙的借鉴关系,特别是毛姆对其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于现实主义,毛姆的看法很独特:他批判同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歪曲自己的人物”,表明了自己的操守和原则。然而,在表现主义思潮盛行之时,毛姆的扛鼎之作《刀锋》问世,却在读者和评论家中引起很大争议:徘徊在表现主义时代,毛姆还在多大程度上信守现实主义的原则? 《刀锋》的问世是否表明毛姆已经有了放弃现实主义的冲动? 如果不是,那么毛姆试图在突破什么? 现代主义是否已成为毛姆的又一方向? 更深的疑问是,毛姆是在什么背景下有了如此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与毛姆的两相比较中可揭示出张爱玲的现代性的发生与具体内涵;而通过对张爱玲与卡夫卡的比较,则彰显了张爱玲的现代性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老庄思想自古是中国知识分子遭受挫折后藉以调节心理,安顿生命,养护心灵的哲学,老庄著作自19世纪末翻译成英文传入西方后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进入一些著名作家的创作视野。文章撷取了奥尼尔、王尔德、毛姆三位英美作家的代表作品加以分析,综合评述了有关他们的创作与道家思想的某些契合关系,揭示出他们各自生活中不同的精神创伤是老庄思想与他们取得共同的心灵契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