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  杨筱环 《领导文萃》2014,(19):108-109
正我在厦门任了三年副市长,其中后一段时间负责常务工作,在改革开放和推动特区建设方面做一些工作。省委看到我在厦门有一些开拓精神,也有一些这方面的经验,决定调我任宁德地委书记。贾庆林同志那时是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他找我谈话,说:"省委想让你到宁德去冲一下,改变那里的面貌。宁德地区基础差,发展慢,开什么会议都坐最后一排,因为总排老九嘛。福建省有九个地市,没有实力,说话气不粗。你去之后,要采取一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中国的经济总量在迅速增加。但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对中国的经济安全构成了威胁。本文试图对中国经济现状和经济增长主要贡献因素及其变动趋势作出分析,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对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给出了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预计2010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很可能接近12%,CPI在年中估计会上升到4%~5%。经济过热和通胀上升要求汇率政策保持一定紧缩取向。此外,中国出口同比增长预计在今年第二季度飙升到40%。如果不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出口高速  相似文献   
4.
冬雪草 《源流》2011,(2):16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称,2010年前11个月中国CPI同比上涨3.2%,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CPI年平均涨幅大约是5.6%,现在的物价水平没有超过平均值。今年物价上涨压力比较大,如果粮食歉收、经济过热、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过量"三碰头",全  相似文献   
5.
针对前一阶段中国出现的经济过热的趋势,政府主要采取了“行政管制”和“利率调节”两种方式来抑制过热。在反经济周期调整的后期,“利率调节”政策更有效,而民营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利率政策的有效传导,这主要是由于民营企业的投资的利率弹性较高的缘故。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宏观经济政策的传导和宏观经济形势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郎咸平 《经理人》2008,(4):72-72
其他国家的房地产走势,都很少像中国这样特殊。以美国房地产的走势为例,从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第一季度,当美国的中央银行调低利率的时候,老百姓都去贷款买房子,房价大幅上升,美国房地产市场立刻热起来,美国政府判断,经济过热,按照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的理论,提高利率,利率上升,老百姓贷款负担过重,就不想借钱买房了,房价就立刻下跌了。  相似文献   
7.
在主流宏观经济理论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实践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两大宏观经济政策。但在中国,经过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转型发展,时至今日却进入了地根经济的时代,土地政策已经成为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后的第三大宏观调控政策。地根,即土地供给的松紧,成为撬动中国宏观经济的第三杠杆。  相似文献   
8.
近期我国经济过热,调控过程艰难,致因是多层次的。除了调控环境复杂等客观因素,体制不完善是根本原因。经济转轨和经济发展过程,是“政府-市场”关系优化的过程。尽管调控需要经常性的相机抉择,但要使调控效应持久平稳,必须构建宏观调控长效机制。政府归位、依法调控、保持政策连贯性是长效机制建立的保证,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政府智力支持系统建设是宏观调控长效机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0,(45):10-10
美联储继续货币量化宽松政策.严重冲击本已处于经济过热和通胀预期高企的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使之再度面临粮食和食品等局部价格上涨形势。中国原以为可控的通膨预期,出现了新变数。相应的中国财政、货币政策,是继续积极、适度宽松,还是应逐步回归稳健常态而适度收紧?公众和决策层都在对物价和通胀走势进行预测与判断。  相似文献   
10.
正产能过剩的原因,既有经济过热、利益驱动,还有宏观调控缺失。药方:加强调控、淘汰落后、兼并重组、调优结构。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由化工弱国一跃成为全球化工大国。然而,氯碱化工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能过剩的矛盾愈发突出。同质化竞争加剧,盈利水平下降,装置开工率不足,造成了资金、资源、能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