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6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7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左传》这部史书的文学观常与政治、文化、社会伦理、艺术等融为一体。主要体现为:一、称诗言志,借用现成的诗章来说明自己的意志,并往往表现为断章取义。二、美善相济,强调“立言”须服务于当时价值体系,但又不能忽视文辞的审美要求。三、和而不同,表现为文艺上的杂多而一,不同声律、风格相和谐的审美理想。四、中和之美,要求以理节情,温柔敦厚。  相似文献   
2.
梁衡 《领导文萃》2016,(5):71-74
1封建皇帝作为最大的统治者,总是以天下为私。道光在禁烟问题上本来犹豫,大臣中也分两派。我推想,是林则徐那篇著名的奏折,指出若再任鸦片泛滥,几十年后中原将"无可以御敌之兵""无可以充饷之银",狠狠地击中了他的私心,他感到家天下难保,所以就鞭打快牛,顺手给了林一个禁烟钦差。林眼见国危民弱,就出以公心,勇赴重任,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  相似文献   
3.
钱锺书曾对中国古代"诗者,持也"这一重要的理论命题进行重新发掘与辨析,提出"抒情通乎造艺"的观点,认为诗歌创作不等于情感宣泄,而是对自然情感的一种艺术加工,从而拆解了自古以来附着于此一命题上的道德主义限定与阐释,使其深蕴的文学本体论意义得以敞开与彰显。钱锺书的理论主张及其创作实践,在情性泛滥的中国现当代文坛,极具现实针对性,构成与之相对的中国现代智性思潮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诗言志"命题以典乐文化为语境生动描绘了先秦时期的典乐演诗艺术形态,描绘中充分体现了对诗的道德教化功能的重视。周代"乐德"教化凭借"演诗言志"象征地、诗化地进行政治秩序的示范与伦理观念的规范,实现宗法政治思想体系的建构与民族精神品格的确立,由此决定了"言志"之《诗》与"乐德"教化之间的密切对应性,因此以周代典乐文化为特定语境的"诗言志"命题实质是对"乐德"思想教化实践意义的总结,体现了周代诗学观念的政治自觉。  相似文献   
5.
"诗言志"与"诗缘情"是中国古代两个重要的诗歌理论。但无论是言志说还是缘情说,都只是对诗歌的片面认识,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算是较为完整的诗论。但二者的关系却并非是平行的、对等的,即二者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们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诗歌的本质,而是因为它们在纵深向上,在不同的层面上揭示了诗歌的产生及其本质。对于诗歌的产生而言,言志说揭示了其充分条件,缘情说则指出了其必要条件。而对于诗歌的本质而言,从言志说到缘情说,是人们对诗歌本质认识的一种深化。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从流到源、由表及里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文如其人"大抵有两种代表观点,一是强调作品思想内容与作者道德人格一致,二是强调作品风格与作者气质、性情一致.虽然"文如其人"的反例大量存在,但总体说来,古代文论家们大多还是倾向于肯定"文如其人"的说法.这种肯定与古人"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相关,还受到儒道两家"贵真"理念的影响,同时还在于古人普遍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人格的真实显现,并具有如实反映作者人格、气质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历代文学理论批评家都很重视对文品与人品统一的论述,强调人品的高下影响文品的优劣,因而将人品的评价作为文品评价的基础,在评论文章之前总要先论人的道德品质。先秦两汉时期对此的理论阐释给后世文论家提供了理论来源和理论基础,两汉之后的文论家们主要是沿着此前的方向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由此而形成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一条主线,一个不同于西方文化背景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8.
辛文 《社会科学论坛》2007,1(22):153-155
"诗""志"关系是先秦诗学的核心关系.朱自清先生对"诗言志"命题从赋诗言志、献诗陈志、教诗明志、作诗言志四个方面做了经典阐发;从这四大内涵考察,孔门则对"诗言志"内涵做了进一步概括和发展,充分展示出先秦诗学发展的连续性和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9.
诗言志”作为中国文论的源起话语,通过从《尚书·尧典》到《诗大序》的一系列文献对它的不断理解和阐发,扩大了其内涵和外延,从而在流变的过程中渐渐确立了中国文论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0.
"诗言志"以语言符号的神秘,揉和了长远时间里那些或隐或显的历史的、哲学的、宗教的等文化因素,在巫觋特定的仪式中生成了这样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本文对于"诗言志"的解读,重在考察其在开放的历史时空中对流动着的具有不确定性的文化情境与其互动生成之关系,以揭示其发展与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