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9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157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88篇
人才学   10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538篇
理论方法论   298篇
综合类   4429篇
社会学   671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510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549篇
  2011年   548篇
  2010年   531篇
  2009年   475篇
  2008年   666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冰雪运动源自人们在冰天雪地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成为人类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人们投身其中,享受着观赏的愉悦、竞技的追求与健身的乐趣。用中华格律诗词的优美声韵和中国书法的遒劲墨笔来描绘冰雪运动的独有景观,展现冰雪运动员的矫健风采,讲述广大体育爱好者于冰天雪地之中的运动英姿与健身乐趣,这就是诗人和书法家们献给北京冬奥会的诚挚心意和融融真情。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今古语言障碍以及忽略学生主体性等诸多问题,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基于此,运用多媒体这一信息技术,通过图文并茂、还原诗词情景、设计精巧问题等手段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诗词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产生于"丝绸之路"腹地的新疆当代诗词,有着对开拓创业情怀的激情表达,对开放包容心态的形象再现,其深层彰显的正是丝路文化的意蕴。这种意蕴的浸染,增添了新疆当代诗词的厚重及其魅力,也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起到励志与滋养作用。  相似文献   
4.
动画创作是文化创作的一种,文章以东北文化为切入点,探讨东北地域文化资源在动画创作中的价值,以及东北地域文化在动画创作中的体现,以期创造出具有东北文化底蕴的动画作品,使动画作品成为传承和传播东北文化的载体,使动画作品更具生命力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根据史铁生的自述,着眼于生理残疾引发的特殊心理,重新对散文《我与地坛》进行梳理分析,可以看到其中不仅仅表达了"身残志坚"和"回报母爱"等内容,更重要的是蕴含着一种既希冀"心识不灭"又困于灵魂挣扎的深层情绪,结合史铁生的全部散文作品,会看到这一情绪是其散文创作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6.
7.
《伤逝》的情感表现极为浓烈深切,不仅在鲁迅小说中显得颇为奇异,即便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也因而显得有些“另类”而十分引人注目.造成《伤逝》这一特殊风貌的内在原因应归结到鲁迅深微复杂的创作心理.《伤逝》在很大程度上是鲁迅面向自我的创作,是鲁迅不惮于以最坏的结局来推测自己的人生并给以艺术化的具体展示,是他迈向新的生活必不可少的精神仪式.  相似文献   
8.
9.
摄影艺术的发展一直与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摄影一直是技术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产物。当代艺术语境下的摄影艺术与其他艺术学科相融合,衍生出多种摄影艺术创作方式,拓展了摄影作品的创作空间,不仅发生了内容到形式上的革新,更是观看与思维上的新生。本文将从当代中的摄影艺术作品入手探讨当代摄影中的书写与解读。  相似文献   
10.
哈萨克族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的小说以独特的双语创作、多元的文化视角呈现出非同寻常的意义。基于跨语际的创作方式,艾克拜尔·米吉提特有的跨文化身份体现在整个汉语写作过程中,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其双语创作是多元文化大融合的直接产物,具有典型的复合型文化特征。艾克拜尔·米吉提的小说以其跨语际、跨文化的双重属性而具有多重阐释的向度和面向,其丰富的创作存在将会日久弥新,绽放着不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