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20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610篇
统计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The modified Weibull distribution can be used quite effectively to model complex data from mechanical engineering or survival analysis studies that posses a monotonic or a bathtub-shape hazard rate.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MLEs of the parameters of a modified Weibull distribution model in the presence of upper kth record values. The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the MLEs are proven in this case. Real data analysis is performed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相似文献   
2.
新传播科技促进人类文明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也概莫能外。在塞尔分析看来,新传播科技的虚拟性、流动性、可塑性、柔软的连结性以及轻柔的无限可能性,蕴藏着旧式教育机构无法达到的潜能。塞尔认为,只有通过永不间断、远无止尽、摆脱时空与疆界藩篱的教育过程,通过教育与新传播科技之间的相互联结进而创造社会联结,才能真正达致所谓的正义与公平,从而促进教育学本质的发展与确立;教育教学致力的是社会整体,而非在智识上或是专业上的培育,因此更应注重如何培养“共在”公民这个层面。  相似文献   
3.
吴秋林 《民族学刊》2018,9(6):80-85, 123-125
在人类的文化基因中,没有任何的人群能够摆脱结群这一人文进程。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结群而居的传统方式已经成为往事,居住的结群让我们“分布”到社区里,而原来结群具有的许多功能被碎片化到城市的各种馆站机构中。在结群方式上,微信群又提供了一种结群的革命方式。微信结群基本的群特征有:交流信息是微信群的第一功能,传播专业知识是微信群的第二功能;表达对于事物的意见和看法是微信的第三功能。微信结群在工业化的现代社会,也像城市里的各种馆站,碎片化地呈现了以前结群中的不同功能,把以前的结群中群体聚居分散在各种各样的结群中。这种结群一方面弥补了我们社区聚居中的缺陷,是一种结群革命,但它却进一步强化了社会陌生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对人的存在的认识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从哲学框架中探寻文学作品中女性生命的历史沿革,从众多女性的遭际命运中提出作为“存在物”之一的女性应当具有“存在”意识,知性存在是生命的自觉,也是生命体存在的意义、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5.
解继丽  扶斌 《学术探索》2014,(1):148-152
波兰尼提出了缄默知识,为人类对知识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相关的深入研究。本文从谱系学的角度,在这种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缄口知识",并对教师"缄口知识"与缄默知识、教育潜规则、教育习俗进行比较,从认识论、微观政治学和价值论的视角,分析了教师"缄口知识"存在的合理性,并提出研究教师"缄口知识"有利于认识教师个体知识、解释微观教育现象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欺与自由——萨特哲学对人的存在的揭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欺是萨特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它指出了自欺与说谎的区别,探讨了自欺的一般结构。萨特哲学讨论自欺,意在阐明人的存在结构,揭示人是自由的以及这个自由的特性。自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存在状态,源于人是自由的,但人又恐惧和逃避自由。  相似文献   
7.
针对不同领域对人文精神热议,却对此概念在哲学领域的模糊不清,即对人文精神的内涵作文化哲学视域下的界定。强调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和民族内涵。现采用文化哲学的理论分析方法从人的文化生命存在和文化主体的精神追求两个层面对人文精神给予存在前提性的理论追寻,从而为这一命题的讨论提供广阔的学理层面基础。  相似文献   
8.
审视现有自我观,不难发现,经济人自我观异化了人的存在,在对和谐社会呼吁越来越强烈的当下,超越经济人自我观以建构和谐自我观成为必然。和谐自我观关注和自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自我及他者的关系性存在,探讨自我与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自我与自然、地球及宇宙间的和谐共生。和谐自我观的教育建构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建设关系性教材、借助教师的力量以及个体的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9.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平 《东方论坛》2004,(5):28-36,49
余华由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作家"转变为20世纪的"通俗作家",由创作风格的"冷酷""残忍"转变为"和风细雨".余华这种创作姿态的转变反映了中国先锋小说的解体,这其中既包含着先锋文学自身局限的不可超越性,也包含着世俗诱惑的难以抗拒性,也许,还包含着作家自己可以把握的不断创新的欲望和无法把握的创作心态的衍变.但他关心的仍然是人的生命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以余华为代表的中国先锋小说家的转变与解体并不是在新时代中的"溃不成军",而是"胜利大逃亡".  相似文献   
10.
彭定安 《东方论坛》2004,(2):109-115
学术研究确实已经成为我的生存方式、存在状态,物质与精神的生活内涵,以至生命价值与意义之所寄.它不仅成为即时的精神解脱-心灵寄托-文化消解,也是一种思想-精神-心灵的养生.我的学思是:学习掌握理论→了解实际→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研究得出结论[学术论著]→服务实践.而论著撰写有四种模式:第一种是涓流汇集,水到渠成.第二种是:"原点"生发,广收博取.第三种是:命题作文,按题开拓.第四种为现实触发,思理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