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3篇
  国内免费   9篇
  完全免费   227篇
  综合类   214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运作的困境及其理论诠释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大体有三种类型,即扩面型、仿域形、综合保险型.但从实践效果看,三种类型均存在覆盖面小、参保率低的问题.从操作层面看,面临的主要困境是政府供给制度的积极行为和企业与农民工对养老保险持"双冷"态度的不统一;从理论层面看,根本原因则是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与养老保险的固有属性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矛盾.而这些问题与矛盾的化解,有待于从政策、技术及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农民增收:从实证分析到理论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农民增收问题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从实证与理论结合上来分析 ,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有 :结构性因素与体制性因素 ;自然禀赋因素与市场风险因素 ;人力资源因素与农业科技运用推广因素。因此 ,改革农村税费制度 ,减轻农民负担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产业化 ,加快城镇化进程 ,加速农地使用权的流转 ,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农业科技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当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政策选择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规则"--论哈贝马斯的规则观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尤根·哈贝马斯的规则观涉及三个理论问题:遵守规则的条件、规则意识的产生和规则正当性的辩护.他把主体间性看作是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关键:离开了主体间性,就无法知道某人是不是在遵守一条规则;离开了主体间性,就既不能形成"规则意识",也不能从"规则意识"中发展出"原则意识"、分化出"价值意识".离开了主体间性,更无法为规则的正当性提供辩护.哈贝马斯之所以关注规则概念,是因为他关注这样三个实践问题:"区别于自然现象的社会现象的研究何以可能?"、"现代社会中真正自由的人格何以可能?"、"现代社会制度的合法性辩护何以可能?".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哈贝马斯用他的交往理性概念来扬弃康德的实践理性概念.把康德关于"无规则即是无理性"的观点和哈贝马斯的"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规则"的观点综合起来,可以得出"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理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生态移民研究综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西部地区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移民现象,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从经济的角度考察了我国生态移民的现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由于生态移民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触动了民族生活方式的改变等重大问题,今后的研究有必要侧重于移民社会的文化变迁及文化适应等人类学与社会学课题。  相似文献
5.
旅游景区经营权的转让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原因何在,该不该转让,如何转让,在转让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的。旅游景区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在保护景区所有者权益的前提下,国家以景区所有人的身分,充分挖掘政府、企业、旅游景区三者利益的共同点和平衡点,将经营权从中剥离出来,通过有偿的方式将经营权在一定年限内转让给社会受让企业进行有序开发和建设是国内旅游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改革新路。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受让企业对景区的开发建设必须严格遵循一个中心(即保护旅游资源)两个基本点(即旅游资源特色和永续利用)进行规划和开发,转让经营权和保护景区资源双管齐下,确保开发建设的有序进行,形成"保护—利用—效益—再投入—再保护—再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德、日刑法理论中的期待可能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期待可能性在德、日刑法理论中被认为是阻却、减轻责任事由 ,起源和完成于德国 ,随后流传至日本并得到发展。这一问题在犯罪论体系中从来被认为属于责任论的领域 ,但在责任论中其位置如何 ,意见还不一致。期待不可能性作为法规上的阻却、减轻责任事由 ,为德、日学者所共同承认 ,但作为超法规的阻却、减轻责任事由 ,日本虽然理论上承认 ,但司法实践持慎重态度。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以行为人标准说为可取。关于期待可能性 ,基于不可避免的错误而欠缺时 ,应当阻却责任 ;由于过失陷于错误 ,应以过失犯论处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城乡差距:原因反思与政策调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的城乡差距已经到达一个令人不安的水平。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生产力分布的特点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客观上决定了农村在城乡关系中的弱势地位,但不适当的制度和政策同样是重要原因,而且更值得我们去审视和检讨。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治的各种制度,重点突破制约"三农"问题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民向非农领域的就业转移,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缩小以致最终消除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8.
关于产业整合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产业整合是世界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实现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产业整合的概念、原因以及实现产业整合的途径,认为产业应包括产业与环境及产业间的整合。产业整合是企业基于长期的发展战略,培育竞争力,扩大市场规模的根本需要。实现产业整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补充产业的结构性不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发展一些关联度高的产业,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相结合,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结构。  相似文献
9.
公共理性·市场经济秩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与巩固有赖于公共理性宰制性地位的确立。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公共理性精神、公共规则、公共权力所构成的公共理性 ,其价值核心是经济民主基础之上的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0.
价值判断是法律推理的灵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认为形式法律推理中 ,只有进行价值判断 ,才能打开前提与结论间的逻辑通道 ,避免出现“中词不同一”或不合“实质正义”的错误。在法律推理中 ,价值判断具有发现、比较、选择、归类、定性、量裁、导向等功能 ,这些功能对于法律推理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没有价值判断就没有法律推理 ,有什么样的价值判断 ,就有什么样的法律推理。因而价值判断是法律推理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