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关于《晚钟》变体“陌生化”的美学思考
引用本文:胡玲玲.关于《晚钟》变体“陌生化”的美学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5):145-148,156.
作者姓名:胡玲玲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摘    要:俄国形式主义认为,艺术的过程就是事物陌生化的过程。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和后现代艺术家森村泰昌都对米勒的名作《晚钟》进行了“陌生化”的处理,但二者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达利的《晚钟》实为他向超现实主义团体贡献的法宝“超现实主义物体”的一种,是用有意识来表现无意识,是对主体非理性的高扬;森村泰昌的作品则是对经典的戏仿,对传统的解构,只是其解构中有着明显的建构意识,即对当代文明的批判,这可以启发我们对后现代文化的美学特征作多元化的思考。

关 键 词:艺术  陌生化  米勒  晚钟  达利  森村泰昌  非理性  戏仿  建构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