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虚、饱和与可能:自我的叙事心理学转向 |
| |
作者姓名: | 陈巍 |
| |
作者单位: | [1]绍兴文理学院心理学系,浙江绍兴312000 [2]浙江大学哲学系,浙江杭州310028 |
| |
基金项目: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转型时期青少年道德人格特点及其培养研究”(项目编号:BEA090062);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叙事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质性研究”(项目编号:SCG104);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自然化的现象学交互主体性研究”(项目编号:13NDJC172YB). |
| |
摘 要: | 迄今为止,西方学术界在将"自我"作为一种知识结构或体验活动加以描绘方面依然遗留下大量工作有待开展。我们对自己而言是"陌生人",生活世界中存在诸多与自我有关的"谜"。因此,对自我的跨学科探索已成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焦点话题。基于叙事心理学实践与方法论立场,系统考察自我这一概念在当代的历史演变,可以将这一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现代主义催生的"空虚自我"、后现代主义孕育的"饱和自我"以及叙事心理学萌发的"可能自我"。在此进程中,自我最终走向一种摒弃理性中心主义话语,超越社会性饱和的无限可能性特征。
|
关 键 词: | 叙事心理学 后现代主义 空虚自我 饱和自我 可能自我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