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性伪之分”与“性伪之合”——荀子人性论的内在矛盾
引用本文:柳彩娟.“性伪之分”与“性伪之合”——荀子人性论的内在矛盾[J].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作者姓名:柳彩娟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摘    要:荀子言性恶,主张通过“化性起伪”来实现人性由恶向善的转化.学界多认定荀子人性论是主张人性本恶的.荀子在《性恶》篇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一观点后,提出了“性伪之分”学说,由此可见,荀子在此所言之性是“恶”的“性”,但《荀子》篇中也有“性伪之合”的论述,此处的“性”并未被认定为“恶”的“性”,由此可见,若认定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是不妥当的.笔者认为荀子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认为“性”一方面是符合“天道”的“自然天性”,另一方面是落实到“人道”的“社会性”.荀子人性论中的矛盾之处也因此彰显.

关 键 词:荀子  性恶  化性起伪  正理平治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