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阮籍五言《咏怀诗》诠释史上的历史合理性及误区
作者姓名:姚秀霞  李海燕
作者单位:山东五莲职业中专 山东日照262300(姚秀霞),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北京100084(李海燕)
摘    要:在《咏怀诗》的诠释史上,诠释者往往试图通过朦胧隐晦的语言表达,去探寻作者的“意图”,复制出作者的“本义”和文字的寓意。因受历史理解境遇、儒家诗教说及“知人论世”方法论影响,应该说这种诠释方法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但在史料不全的情况下,这种主观的试图还原作者“意图”的诠释方法显然存在巨大的困难。包括“五臣”在内的部分诠释者“摭字以求事,改文以就己”,穿凿附会而不具说服力,此乃《咏怀诗》诠释史上最大的误区。对于《咏怀诗》的诠释,宁肯求其主旨意趣,找出诗歌反映出的普遍意义,而不要附会具体所指,拘泥于一事一义的繁琐解释。

关 键 词:阮籍  咏怀诗  张力  诠释
文章编号:1003-2134(2007)03-0075-03
修稿时间:2006-11-3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